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河南省中部,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缘,郑州市的东南部,新郑历史悠久,被誉为“黄帝故里”之称。
在龙山文化中期,新郑是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是夏商之都;西周, 新郑是郐国;在春秋时期是郑国。战国时期,韩国迁都新郑,改称新郑县。从那以后,就多了一个名;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新郑县被撤销,新郑市成立。新郑有黄帝故里景区、裴李岗遗址、郑王陵博物馆、新郑博物馆、郑韩故城等历史文化景点。还有石嘴山风景区、黄帝古枣园、双河湖中央公园等自然旅游景点。

黄帝故里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轩辕路,汉朝建立,清康熙清五十四年(1715年),在庙前立起了“轩辕“故里”的纪念碑。景区总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突出寻根祭祖主题。从北到南,它被分为三个地区:拜祖区,故里祠区和广场区三个区域。
拜祖区有轩辕山、黄帝纪念馆、黄帝雕像、中华文明圣火台、文化长廊、百族广场等景观;故里祠区有黄帝故里祠,里面供奉着轩辕黄帝和黄帝妃的雕像。寺前有轩辕桥, 青石坊、指南车、日晷、汉阙;广场区有中华姓氏广场,其中有刻有3000多个姓氏的中华姓氏墙和黄帝宝鼎祭坛。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子产,带领人们游览了新郑祠上的黄帝。汉代在这里修建了轩辕寺,其历史已被破坏和修复。明朝第四年(1570年)修隆庆寺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郡太守许朝术,在殿前立“轩辕故里”碑。后来,经过2002年和2007年的两次大的扩建,新郑黄帝故里风景区形成了。
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祭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项目名单。
新郑黄帝故里风景区是黄帝子孙祭祖的圣地之一。一些当代文化学者和专家建议将轩辕的黄帝生日和上思节定为“中华圣诞节”。华夏的孩子们被号召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三天共同纪念人类的祖先黄帝轩辕。

后周皇陵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郑市以北18公里的郭店村附近。现存陵墓有4座分别是:松陵、庆陵、顺陵和夷陵。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宣布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岭(太祖郭威墓)位于郭店村西南约1公里的周村,据县志记载,墓前有一块墓碑,现已失传。现存的墓葬高约12米,周长110米。
庆陵(柴荣墓,世宗)位于处陵上村, 郭店村西北500米处。现存的墓葬高10米,周长105米。明初修建了一个方形墓地,四周建有砖墙,边长200米。大门朝南,院内有一条隧道,宽3米,长80米,直通坟墓。4号陵的周种满了柏树。墓前有一个方形祭坛,祭坛附近有许多石碑。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墓地被毁。如今,只有28块帝王牌位。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举行,新郑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大家可以有时间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