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买花一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02 09:00:09 | 来源:奇闻网

诗人爱花、赏花、惜花,经常借花写情,以花抒怀。但是,自当谏官以后,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诗人不仅用花来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还用花来揭示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对一年一度的赏花节,诗人就有自已独特的感受。

每年暮春三月,整个长安城牡丹盛开,万紫千红,令人百看不厌。尤其是三月十五这一天,千家万户,关门闭户,扶老携幼去争看牡丹。长安城显得特别热闹。慈恩寺、元果院的牡丹比各处牡丹早半个月开放,太真院的牡丹则比各处牡丹后开半个月,这两地一先一后,游赏的人尤其多,人群、车马把附近街衢挤得水泄不通。“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人们欣赏牡丹,简直到了发狂的地步。可是,诗人走进这花的世界,挤身在疯狂的人群里,却怎么也兴看不起来。人们看到的是花,诗人透过花看到了人:富贵的人和穷苦的人!在《买花》一诗中,他是这样写的:

图片

帝城春欲幕,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离护。水酒气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含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诗中说,长安贵族官僚,每到暮春三月,牡丹盛开,便车马若狂,游荡无度。游赏不足,不惜重金购买。买花也没有固定价格,给价多少全看花色种类而定,看那花圃中,红色的花朵鲜艳夺目,白色的花朵整齐排列,上面施展帏幕遮庇,旁边又用篱笆保护;加上时时洒水,又有泥土封好,所以从苗圃移到市场,颜色一点不变。对于这买花私卖花的交易,一般人已习以为常,并没有其他想法。可是有一位老农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看到公子哥儿们这种挥金如土的情景,电却低下了头,独自暗暗长叹了一一声。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