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举动并没引人注目,也无人知道老人为什么要叹息,只有诗人从旁观察,恍然领会了老人的意思:一束深颜色的牡丹,相当于十家中户人家所出的赋税啊!据当时的赋税制度,十户中人赋税,钱以万计。现在,有钱的贵族们,为了一束花就把它化去了。
诗人以敏锐的眼光,犀利的笔锋,对买花这平常小事进行了深刻的剖解,尖锐地揭露了豪门贵族的奢侈无度,表达了对穷苦百姓的无限同情。
在这期间,诗人由于经常踯躅街头,深入民间,接触下层人民的生活,亲眼目睹了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因此写下了大量的讽谕诗:有反映民众疾苦和揭露横征暴敛的,如《杜陵叟》、《重赋》等:有指责豪门权贵,反对奢侈浪费的,如《伤宅》《两朱阁》等;有反映妇女辛酸遭遇的,如《议婚》、,《上阴人》等;有谴责不义战争和颂扬爱国精神的,如《城盐州》、《缚戎人》等,有劝谏皇上实施仁政的。如《隋堤柳》、《采诗官》等;有对亲友的赠诗,直抒胸臆的,如《赠元稹》、《寄唐生》等;有褒扬忠义节烈的,如《道州民》、《薛中丞》等。这类讽谕诗题材广泛,笔锋犀利,约有一百七十余首。权贵们读后,都相目变色,扼腕切齿。可是,人民群众却喜爱它,纷纷争相抄录、传诵。

长安城的东南网,有著名的游览胜地叫曲讲池,泡水滩请费绿,池面终年烟光迷装。这里式处布满了亭台楼阁,垂柳翠竹。每当岁时佳节,游人极盛。尤其是三月上已日(即三月三日),当朝明皇帝总要带着妃嫔,到曲江赐享百官。一时间,车马喧腾,宾从如云,沿池遍张彩帘,池中到处荡漾着彩船,终日丝竹远近相闻。这天过后,便是一般官员和百姓们游玩的日子了。
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期间,经常独自或约朋呼友来此游玩:写下了许多描绘曲江景色的美丽诗篇。
元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白居易偕同好友李建、弟弟白行简来此游玩。白行简于元和二年考中进士,以后便经常和白居易在一起生活了。他们先到江边赏了荷花,继而又去慈恩寺,游遍了所有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