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神宗皇帝说:“王陶仅仅因为对宰相提点意见就被免职,那么御史中丞这个官,谁也不敢当了。我愿等宰相押班,然后再就职。”这个意见被接受了。王陶以枢密直学士衔任陈州(今河南淮阳一带)知州,不久又改任许州(今河南许昌一带)的州长官。他的从轻处置,显然是司马光的意见起的作用。
司马光见神宗皇帝能听取臣下的意见,就进一步把自己对修身立国的见解,上疏直言。皇帝读疏,觉得很有意思,就召见他。

神宗微笑着说:“你对修身立国,很有些见解,请给我讲明白一点吧。”
他诚恳地回答说:“陛下, 臣以为人臣修身养性最要紧的事有三条:第一为人要真诚慈善;第二要光明正大;第三要勇敢果断。每个官员只要具备这三条,就会廉洁奉公,励精图治。”
神宗点点头,又问道:“治理 国家最要紧的是什么?”
“臣以为治国之道,亦有三条:第一对道德高尚又有才干的人,要给他一定的官职,以便报效国家,第二信用忠臣,有功必须奖励,第三官职无论大小,有罪必须惩罚。”
司马光一口气说了出来,稍稍停顿了一会,又补充道:“上面这六条意见,是臣平生勤学所得,不知对政治是否有益?”

皇帝听了笑着点点头,表示赞许,并不作答。他见皇帝赞成这些意见,心里甜滋滋的。人一高兴,话就多起来,他趁机口奏道:“陛下,臣以为大臣高居简谄媚奉承,危言耸听,留在朝廷于国家不利,请把他免职或调离。”
谁知这一回却碰到钉子上了。神宗皇帝脸一沉,十分不耐烦地说:“对大臣不要随便议论,朕对他自有办法,不要多言。”
司马光听了这句模棱两可的回答,知道皇上犹豫不决,因此,他仍不恢心。回去后,接连五次上书,终于把神宗说服,把高居简调走了,同时还把一些无用的吃白饭的官员也一起免职。不知为什么,皇上把两名贪官留下,他又继续斗争,直到把他们撵走为止。司马光这种直言敢谏,反对奸佞,举荐忠臣的斗争精神,贯串在他的几十年政治生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