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评:袁绍,自己出生在汝南汝阳。出身于东汉的名门望族,家族拥有“四世三公”的称号。年轻时袁绍深藏不漏,后来因为黄巾军起义,袁绍终于被征召,正式进入朝堂任职。后来袁绍专心对付宦官集团,为汉室做出了不小的功业。董卓专权后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可惜因为诸侯各怀心思而失败。后期袁绍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时,两大诸侯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双方经历多次大战,最终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随后袁绍及其势力一蹶不振,而袁绍也在两年后因病去世。
暗藏锋芒:袁绍出生于东汉后期的一个官宦世家,家族势倾天下。袁绍在年少时就做到郎的官职,二十岁未到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县令。但是不久之后,双亲去世,袁绍不得不在家服丧六年。之后,袁绍收敛锋芒隐居起来,这时正是汉末宦官专权时期,袁绍虽然表面上过着隐居的生活,实际上暗中结交众多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历史上的张邈、何颗、许攸、曹操等人都在当时和袁绍有接触。众多年轻人杰对于汉末的宦官专权非常不满,所以暗地里结成了以反对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
诛宦官,伐董卓:公元184年东汉朝廷为镇压黄巾军的起义,被迫取消了对党人的禁锢。袁绍借此机会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带领袁绍重回朝堂的何进同样对宦官专政非常不满。两人志同道合,正式联合起来。袁绍做官之后,开始对朝中的专权宦官的大肆屠戮,开始清扫汉室的宦官势力。随后,董卓拥立刘协为献帝,自封相国,在朝廷之上专权独行,无恶不作。董卓的种种恶行,再次引起官僚士大夫和民众的愤恨,一时间各地都掀起了讨伐董卓的热潮。袁绍因为诛灭宦官的重要功劳,同时一山不容二虎,袁绍和董卓不可能同流合污。所以公元190年,袁绍带头集合各路反抗的诸侯,发动的讨伐董卓的动作。但是诸侯各怀心思,都想要保存自己实力,临战拖延,最后讨伐只能是不了了之,遗憾的失败了。
次年二月,袁绍发布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开始对曹操大举进攻。四月到九月期间,袁军和曹军双方各有胜负。两军在渡河相持了一百多天,战争使河南的老百姓痛苦不堪,很多人都选择了背叛曹军。然而,就是这么有利的局势,因为袁绍的缘故,使有利变成了不利。因为袁绍自己刚愎自用,引起许攸的严重不满,最终许攸投降曹操,并且助力曹操攻打乌巢,乌巢之战袁军失败,标志着官渡之战的彻底失败,袁军军心崩溃,只能败逃。而袁绍此后也一败涂地,再无崛起的机会。
小编个人观点:袁绍作为天生的官宦世家后代,年轻有为,同时自身实力强大,勇于挑战宦官势力。最后在汉末年代诛宦官,讨伐董卓,一举成为汉末最为强大的诸侯。后来更是能和曹操相提抗衡,可惜因为自己自身的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没有听从属下意见,使得自己官渡之战失败。而失败后的袁绍也没有奋起奋斗,最后只能染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