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风暖荷香,雨送清凉。
01
三宜 1、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至时节,昼最长而夜最短,阳气极盛而阴气极衰。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入睡,以弥补阴气的不足;宜早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中午不妨休息半个小时,整个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宜多食酸咸《黄帝内经》有言:“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至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饮食宜多食酸味。如小豆、桃李,又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同时夏季饮食多食些咸味,补充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如果在夏天疏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也无计可施。
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故要避风而睡。
03
三避1、避暑《黄帝内经》有言:“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对人体损伤极大。应当采取一定的避暑措施:首先,不能长期在露天地曝晒;不能过度地劳动,应适当地纳凉。纳凉之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纳凉时间不宜过长。其次,因火暑之性开泄,人体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经常服用防暑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绿茶等等。应注意,冷饮不宜过度,否则宜患肠胃病变。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粥,或用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炖肉服食,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3、避寒 《黄帝内经》有言:“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反而更容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饮食方面不可贪凉,睡觉时空调别开太低。天气炎热时,不要人为打破自然的规律,才是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