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唐朝四大贤相指的是哪四人?他们有哪些事迹? 内容: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繁盛的大一统王朝,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大,威名远扬,而这一切,除了勤政贤能的君主外,也有贤德名相的一份功劳。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唐朝四大贤相的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 唐朝初年名相。 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阳尉。 隋朝末年,成为秦王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 李世民建立文学馆时,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 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与房玄龄参与策划,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后,杜如晦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同心辅政,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二人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 后世将杜如晦与房玄龄作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 追赠司空、蔡国公,谥号“成”。 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于凌烟阁,位列第三。 杜如晦的祖上都是北周高官。 隋朝取代北周后,他的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封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 杜如晦自幼聪慧有悟性,喜欢与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 隋朝大业(605年—618年)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 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杜如晦,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 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 ”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县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 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 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 后配享太宗庙廷。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新唐书》本传对其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其曾祖房翼,后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父房熊,释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 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 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姚崇: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 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惮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 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一带,连续攻陷了数州。 当时军务繁多,各州司檄书雪片般飞来,而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 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因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 不久,又擢为凤阁鸾台平章事。 姚崇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 神龙元年(705年)他参与神龙政变,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 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因同情武则天当日即出为亳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 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与宋璟一起被贬,任申州刺史。 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 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 从整伤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各当其才;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宋璟: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 弱冠中进士,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在洛阳去世,年七十五。 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宋璟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宋璟同姚崇一样,是唐代历史上著名政治重臣。 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 史书上一向姚宋并提,并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 玄宗和宋璟等重臣连续保持了稳定的关系,这不仅使得寒门士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也使得整个社会表现出积极乐观,刚健进取的人文氛围。 朝野赞誉宋璟为“有脚阳春”。 意言宋璟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均体现了他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发布时间:2025-07-17 10:02:15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