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种情况下千万不能杀生!小心后果! 内容: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什么过错。 真是古人所说的: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 世人执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项,列在后面,其他的可自行推想。 第一,生日不要杀生可怜的父母,生我时非常辛劳,自己诞生的日子,正是父母迈向衰老死亡的开始。 这一天,应该戒杀吃素,广做善事,使历代祖先早日超升,健在父母增福延寿。 为什么忘了母亲怀孕的痛苦及生产的危险,而去杀害生灵呢? 不但连累历代祖先与父母,更是对自己和眷属不利。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一件事。 第二,生子不要杀生世间人没有子女继承香火就觉得悲伤,有了子女承欢膝下就欢喜不已。 但从没想到所有的动物也爱它们的孩子。 为了庆祝我的孩子诞生,却杀死它们的孩子来吃,会吃的心安吗? 子女出生,不为他积集福报,反而杀生造业,折损福报,真是太愚痴了!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二件事。 第三,营生不要杀生世人为了衣食,有的打猎捕鱼,有的杀牛杀猪,做为谋生的方法。 但依我看,不以杀生为业的人,照样衣食无缺,没有饿死冻死。 以杀生来谋生,天理所不容,因杀生而富贵,百人中找不出一个,只有种下堕入地狱的恶因及来生的恶报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改行另谋生计呢?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哪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三件事。 第四,宴客不要杀生良辰美景,宾主相聚,蔬果菜羹也可尽兴,何必杀害生命,讲求甘美呢? 为了餐桌林盘中欢乐饱食,却让厨房砧板上的畜生怨恨哀号,有人性的人,不会悲伤吗?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四件事。 第五,祭祖不要杀生亡者忌辰及清明扫墓、中秋祭拜,应当戒杀以增加亡者的福报,杀生祭拜,只会加重往生者的恶业而已。 山珍海味排满桌,能让死者从九泉之下复活爬起来吃吗? 这种无益且有害的事,聪明人不愿意做。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五件事。 第六,祈禳不要杀生世间人有病苦灾难,往往杀生祭神,祈求福佑。 应该想想,拜神是想消灾解厄,延长寿命,但以杀生来延续自己的生命,有比这样更违背天理的事吗? 正直的人才能当神,神会循私保佑杀生为己的人吗? 这种自私的人寿命不会延长,灾难无法消除,只是造杀业罢了! 其他种种杀生求神的祭祀也是如此。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六件事。 第七,婚礼不要杀生世间婚礼,从下聘、合八字到结婚,期间杀生宴客,数量不知有多少。 结婚,是繁衍子孙的开始,繁衍的开始却灭绝动物的子息,太没有道理! 婚礼是吉祥事,吉祥日却大开杀戒,吉事变凶事,真是太悲惨了! 这是世人习以为常却不明白错在那里,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的第七件事。 道教的戒杀护生思想天道好生,不喜杀戮,生命是神圣可贵的,所谓「蝼蚁尚且偷生」,学懂珍惜生命就是修道的根本。 道教讲求贵生、护生,就是珍重、爱护生命之意,戒律有云:“不杀生者,所以存仁爱也。 ”这是护生的出发点,着名艺术家丰子愷先生曾言:“护生就是护心,爱护生灵,劝戒残杀,可以涵养人心的仁爱,可以诱致世界的和平,故我们所爱护的,其实不是禽兽鱼虫的本身小节,而是自己的心。 ”爱惜生命,不只是以救护普世万物为目的,乃透过尊重物命而培养慈爱心。 “慈爱”是道教不时宣扬的重要教义,《道德经》以“慈”为“三宝”之首,强调修行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古来修道的人都爱生护生,即使自然界一草一木,皆护惜无偏,不忍残害。 故《太上感应篇》训诫:“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古时便有一位叫牛文侯的道人,“每冬凛,则布穀於地,使禽虫有所食。 阴功密惠,大以及於人,小以及於物。 ”然护生是否菜也不可割,豆也不可採呢? 丰子愷先生解释:“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伤害…例如散步园中,看见花草随手摘取以為好玩之类,亦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人为了要生活而割食它们…不是无端。 ”道教主张把恩惠施及草木,由於植物是“无情”的,无魂魄可言,只要遵循生态规律而食用,便不妨害慈爱心,也不违背护生之旨。 生命是最宝贵的。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之花。 开得璀璨夺目。 过得舒适安乐。 如一但生命受到威胁。 危害损伤。 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保卫他。 平时胆小怕事的人。 会勇敢的起来搏斗。 一贯省吃俭用的人。 会倾家荡产与医院医治危及生命的疾病。 讲究仪表容貌的人,甚至也会割去身体的一部分,来保全生命,减轻痛苦。 人类如此,动物何尝也不是如此? 为了不受无故捕杀,深入山林。 远避人间。 为了延续生命。 昼伏夜出。 小心谨慎的觅食。 一经被捕。 又垂死挣扎。 尽力反抗。 也有宁舌一足而逃命的。 凡有灵性有感受的,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知道贪生怕死,远离痛苦渴求安乐。 生命是这样宝贵,所以以救命之恩是大恩。 杀生之仇是大仇。 自己要求离苦难。 也希望人家得安乐。 推己及人之心。 是人之常情。 有恻隐心的人。 看见动物将杀是的恐惧得全身发抖。 也会感伤落泪。 有同情心的人听到被杀时候的悲惨哀号,而不忍食其肉。 有恻隐心和同情心的人。 对万物之灵的称号。 是当之无愧的。 现在有一些人,一朝得志、有财有势,就穷奢极欲。 弱肉强食之野性大发。 贪吃之心,使人难以想像。 连蚂蚁、蜗牛、蜘蛛……都列入美肴之谱。 酒席上的欢笑的代价竟是千万条生命的厄难。 且看厨房里,刨腹剜心、斩首刮鳞、油炒刀割、拨皮抽筋、火灸水煮、盐腌酒浸……一幅幅悲惨景象。 岂不是人间活地狱,常言道,福兮祸所倚。 享受口福的时候,埋藏着多少杀身的灾殃,将来还要你自己承担,去偿还。 我们在恣心快意的时候,要冷静观察一下它的后果才好。 什么事都离不开因果法则。 种瓜得瓜,种斗得斗。 杀人尝命。 欠债还钱。 谁都不会反对这几句话。 所以害人终必害己。 常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抱。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时间一到[条件成熟],统统要报。 时间是善业恶业的催化剂。 有的时间长,要到下世或下下世才成熟。 有的时间短,今世或眼前就能看到。 放眼当今的末法时代,愚昧无知、不明因果的世人为了赚钱糊口、口腹之欲每天都在残杀无数无辜的生命,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迷茫的人们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孰不知包括蝼蚁在内所有的众生无一不是如此,每一个众生都同样有避苦逐乐、求生怕死的念头,惨无人道地夺去这些可怜生灵的性命无论是从世间法还是道法的角度来说都是情理难容。 在世间上,人们将那些啖食温存的羔羊等其它动物的豺狼等旁生称为凶狠猛兽,将那些泯灭良知、逆行倒施、杀盗淫妄无恶不作之人痛斥为衣冠禽兽;杀生之人将饱尝恶果。 那么反过来我们不难推知,戒杀吃素放生的功德也极为广大,假设有一位已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刑场上被人救下释放,那么他当时的喜悦心情可想而知。 与此相同,当我们将屠刀下待宰的众生解救出来,使它们能重新回归自己的天地,自由自在地生存于世,那对它们来说该是何等的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最可贵的。 当我们濒临死亡而被人救度,那将比得到全世界的财富还快乐;反之,如果我们被夺去生命,那痛苦比倾家荡产还要大无数倍。 我们人类是这样,其他生命,大至狮子老虎,小至昆虫蚂蚁,都一样是贪生怕死。 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对痛苦的感觉则和人没有两样。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心比心,推己及物,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让世界充满和平与幸福呢? 道教的终极关怀是天人合一,追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相爱相通”、“并力同心”,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世间和平,而发扬护生爱生,正是修行上济世利人的根本。 若无护生之心,轻视物命,而妄谈弘道立德,其人已悖正道,远离修行矣。 发布时间:2025-07-20 12:00:0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