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警惕“社鼠”和“猛狗” 内容: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 虽天子亦必让以得之。 无启宠纳侮,开宠非其人,则纳侮之道也。 无耻过作非。 耻过误而文之,遂成大非。 王曰:“旨哉! 说,乃言惟服。 旨,美也。 美其所言皆可服行也。 乃弗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汝若不善于所言,则我无闻于所行之事。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言知之易而行之难,以勉高宗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有,张居正《尚书直解》:“有,是自足之意。 ”一个人自以为有德,就会丧失德行;自以为有能力,就会丧失功绩。 虽天子亦必让以得之。 即使是天子,也必须以谦让得其所得。 不要开启宠幸之门,自己取受羞侮。 开宠非其人,则纳侮之道也。 开启宠幸之门,启用不合适的人,这是自取其侮的道路。 不要以过误为可耻,最终酿成大错。 耻过误而文之,遂成大非。 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掩饰,最终会铸成大错。 “有其善,丧厥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的人,不会自认为有德。 为什么? 因为德从清净心里出来,心清净才叫做有德。 如果自认为自己有德,心就不清净了,与自性中本自清净的性德不相应。 所以,下德之人认为自己有德,就失去了清净无染,这是无德。 一个人自以为有德,就会丧失德行。 “矜其能,丧厥功”,任何事情做成功,都不是某一个人聪明智慧的结果,而是众缘和合的结果,很多条件合在一起才能做成,并不是一个人的事。 所以,要懂得“推功于上,让利于下”。 《易经》中说:“谦卦六爻皆吉。 ”即使是天子,也要推让功劳给属下。 君主不能宠信奸邪小人。 君主、领导者身边的人不正,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被称为“社鼠”,一种被称为“猛狗”。 《说苑》记载,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最大的忧患是什么? 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的就是社鼠。 ”齐桓公不明白什么是社鼠。 管仲解释说,社就是土地的神像,是由很多木头捆绑后再涂上泥做成。 因为神像中间是空的,所以老鼠经常以神像作为栖身之所。 如果用烟熏它,担心会烧坏木头;如果用水灌它,又怕把神像上的泥冲坏。 所以,老鼠之所以不能被消灭,是因为它藏身于土地神像的缘故。 齐国也有社鼠,就是君主身边的人。 如果他们身形不正,就会混淆善恶让君主无法了解实情,而君主身边的人仰仗君主的庇护,在百姓中夸耀自己的权势而鱼肉乡里。 如果不诛杀他们,就会给国家带来混乱;如果诛杀他们,他们是君主所庇护的人,很难除掉。 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社鼠。 所以,治理国家最担心的就是君主身边倚仗君主的权势谋取私利的人。 什么是猛狗? 管仲讲道,有一个卖酒的人,酒器洗得非常干净,悬挂的招牌也很高,但是酒都放酸了也卖不出去,不知道什么原因。 有一天,他去问邻居,邻居说:‘因为你家有一条猛狗,当别人带着酒器来买酒时,狗就猛扑上去咬人,吓得人们都不敢来买酒。 ’国家也有猛狗,就是国君身边怀挟私心、嫉贤妒能的人。 当有道德学问的人想辅佐国君安定天下时,这些人就迎上前去,对有道德学问的人诋毁、陷害、诽谤、中伤,这便是国家的猛狗。 所以,有一些贤德之人不能被重用,就是因为有猛狗诽谤、中伤,结果让领导者听信闲言,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所致。 因此,国君必须保持清醒,警惕身边的“社鼠”和“猛狗”,如果宠幸这两种人,国家就很难治理好。 王曰:“旨哉! 说,乃言惟服。 旨,美也。 美其所言皆可服行也。 乃弗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汝若不善于所言,则我无闻于所行之事。 高宗说:“说得太好了! 傅说,你的这番话句句都切实可行。 旨,美也。 美其所言皆可服行也。 旨,美的意思。 这是赞美傅说的话都是可以施行的。 如果不是你善于进谏这些有德之言,我就不能听到正确的行为了。 ”汝若不善于所言,则我无闻于所行之事。 你若不讲出这番有道德的话,我就听不到所要行持的事了。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言知之易而行之难,以勉高宗也。 傅说拜手稽首,说:“知道这些道理并不难,真正做到很难啊。 ”言知之易而行之难,以勉高宗也。 说的是知之很容易,但是行之非常困难。 以此劝勉高宗。 《说苑·尊贤》中说:“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 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没有恒常安定的国家,也没有恒常治理的民众。 得到贤德的人,国家就能安定昌盛,失去贤德的人,国家就会危亡。 从古至今没有不是如此的。 人们都知道要任人唯贤,选贤任能,虽然知道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做不到,所用之人和事业的需要大相径庭,甚至任人唯亲、任人唯钱。 《墨子·尚贤》中记载,王公贵族对于修理坏弓、医治病马、裁剪衣料、屠宰牛羊,尚知道选用良将、好的兽医、裁缝和屠夫,纵然自己有骨肉至亲,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些技能,也不会让他们做。 为什么? 唯恐毁坏自己的财物。 但是当治理国家时,王公贵族却不加思索地举荐、任用骨肉至亲、无故富贵和美貌之人,说明王公贵族对于国家的热爱、重视还不及这些财物。 人们都知道选人用人很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却不容易。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中谈道:“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 他们深深懂得“为政之道、任人为先”的道理,在选人用人方面留下了很多可取的思想和经验,诸如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才兼文武、德才兼备,敬贤敬能、礼贤下士,访求俊彦、唯贤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勤于教养,百年树人等等。 ”古人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的选人、得人、任人的思想和建议制度、纳谏方法,仍然值得当今领导干部认真借鉴和学习。 这些道理确实非常好,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汲取。 殷高宗时期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而现在,人们知道古人的选人用人的思想都很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古人的用人、任人、选人的制度和思想认识得非常深刻,这都是值得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古为今用、古镜今鉴,用在选人用人之中。 发布时间:2025-07-22 12:00:0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