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九龄为什么被玄宗免去宰相之位? 内容: 第二天上朝时,玄宗又把牛仙客的事提了出来,张九龄还是坚持前一天的意见。 这一下,玄宗火了,厉声责问道:“难道事情都得照你的意见办才行吗? ”张九龄连忙跪在地下磕头请罪,但他仍然不改变自已的意见,他说:“既然陛下让我担任宰相,我就得把我的意见全都说出来。 ”玄宗没有理他,过了一些日子,下令给牛仙客封了爵位。 张九龄当了三年宰相之后,遭到了同韩休一样的下场。 这一年秋天,玄宗派高力士给张九龄送来了三把白羽毛扇。 扇子是夏日用品,秋天一到,天气凉了,扇子还有什么用处呢? 玄宗赠扇的意思,是说张九龄已经成了秋天的扇子,没有用处了。 张九龄心里很明白。 于是,他给玄宗写了一首“白羽扇赋”,赋中有这样几句: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 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筐(qiè 箱子一类的东西)中。 意思是说:我张九龄为了忠于职守,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有一天我被免去宰相的职位,也不会以此抱怨陛下。 不久,张九龄果然被免去了相位,降职做了荆州(今湖北省境内)的地方官。 他虽然不敢抱怨玄宗,但心里却充满了对李林甫一类奸臣的鄙视和憎恨。 离京前夕,张九龄写了一首感遇诗,表达了自己忧国忧君的心情。 诗的结尾是: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张九龄在诗中以“白云”比喻奸臣李林甫,说他就像白云笼罩南山一样,蒙蔽了玄宗,自己老年离朝,忧国之情只能付于叹息声中。 到了这时,玄宗的确被许多“白云”围绕着,其中的一朵“白云”,就是玄宗的一位新贵妃。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玄宗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虽然有了一大把花白胡子,却又娶了一位二十来岁的新贵妃。 这位新贵妃不是别人,正是玄宗自己的儿媳妇。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说来话长。 发布时间:2024-04-13 09:00:0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