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宴殊巧对 内容: 大宋景德年间,江西临川出了个天下闻名的神童,他就是御笔钦点赐同进土出身的晏殊。 晏殊自被江南巡抚张知白向真宗举荐为进土后,大多数人都佩服他的文章学问,可是都察院御史王富却是满怀醋意。 一天,他同晏殊一起饮酒,便借机讽刺:“殊兄! 你少年得志,真要多谢张天人,不是他大力引进,恐怕难有今日? ”“张大人知遇之恩,在下自当铭心刻骨,不过若非圣上贤明,小弟三篇文章不一定能打动龙心。 ”“唉,想我王某,吟诗题词,学富五车,无人赏识,险些珠沉玉埋了。 ”晏殊听出他弦外之音,忍不住反驳说:“题诗答对,敝乡临川耕夫、牧童多能为之,又何足道哉! ”席上同年,见他两人争执不休,恐伤了和气,忙举杯叉开,于是,酒席不欢而散。 王御史回到都察院驿馆,越想越气,心想:哼! 晏殊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什么吟诗题词耕夫、牧童多能为之,明日奏明圣上,办他个狂妄之罪。 一月之后,到达抚州城北的黄昏渡。 王御史见山下小阜上,有一座宝塔,上面镌着“万魁”二字,又见一老人在塔下拾粪,忙令虞侯将老农唤住,亲自向老农出对子:“宝塔巍巍,六面七层八方”,要老丈答对。 老农见御史大人有意纠缠,不愿多待,便在围布上擦了擦手,向前拱了拱,想要告辞。 “莫非老丈有了? ”王御史以为老农要对对子。 老农举起右手,对着王御史摇了摇,背起粪筐转身走了。 王御史心想:老者见多识广,尚且如此,少壮愚昧,可想而知,便立刻掉转船头,扬帆起程回京了。 到达京师后,次日凌晨便进宫把老农的事回禀圣上,并让李公做证。 真宗听罢,龙颜震怒,急令内侍传集百官,唤晏殊进宫见驾。 晏殊不紧不慢地走到真宗面前奏道:“万岁! 唤小臣进宫,有何事吩咐? ”真宗厉声喝道:“尔妄言临川人人能吟诗答对,王御史不辞辛劳亲临细访,全属乌有,可知罪么? ”晏殊镇定自若地问道:“不知王大人是怎样察访的? 也不知乡人说了些什么? 王御史对臣说个清楚明白,臣方肯服罪。 ”真宗以目示王御。 王富出班,洋洋得意地说:“晏大人,某此去察访,涉遍乡里,没有遇到一个如先生所说的人。 ”于是,他将事情细说一番,晏殊听罢对真宗道:“王大人所出之对,老丈已对上了! 只是王大人不识耳! ”这时真宗茫然不解,众大臣瞠目结舌,王御史举手擦额,挥汗如雨。 晏殊清了清喉咙,又继续奏道:“老农摇动右手,意思就是右手摇摇,手指三长二短! ’以 ‘右手摇摇’对‘宝塔巍巍’,‘五指三长二短’对‘六面七层八方’不是恰到妙处么? ”真宗忙喜笑颜开地说:对得好! 对得好! 晏卿平身! 平身! ”晏殊谢过真宗,退回班内,众大臣频频得向晏殊额首致意,只有那位胸襟狭隘、心怀叵测的王富,羞愧难当地退到班末去了。 发布时间:2025-07-27 09:36:3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