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项羽和韩信都是军事天下 两人谁的军事才能更高 内容: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与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项羽与韩信,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项羽与韩信,是楚汉之际最为耀目的两位军事天才。 一位是后世心目中难以逾越的骁勇之将,一位被后世誉为“兵仙”。 那么,作为同时期最为杰出的名将,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呢? 项羽的个性“刚”,宁折不弯,最终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於乌江边,死得极为壮烈,令人荡气回肠。 而韩信的个性“柔”,能忍人所不能忍,最终却也死於妇人的阴柔之手,死得凄悲凉惨切切,令人唏嘘哀叹。 故而,项羽与韩信的作战风格也迥异。 项羽擅对阵冲锋,而对阵冲锋最需胆气与勇力,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曹刿也曾说道“夫战,勇气也”,此为周秦以来最为主流的战法。 而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实行“奖励耕战”、“利出一孔”的政策,驱使秦人必须以敌军的头颅换取功名富贵,以激发秦人对战争的渴望。 自此,秦军出关征战天下,就鲜有败绩。 致使东方六国诸侯畏秦如虎,更不敢主动与秦人野战。 而东方诸侯这种“恐秦”心理,一直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之久。 而项羽率领楚军於巨鹿一战,犹如天神下凡一般,以少击多、九战皆捷,击垮了秦军最为精锐的长城兵团。 诸侯联军也皆被楚军的骁勇而慑服,也打破了东方诸侯对秦军的恐惧心理,而项羽也成了抗秦义军的实际盟主。 而项羽所重用的龙且、英布、钟离昧、季布等人也都是极其骁勇的悍将,而韩信显然不属於此类风格,这也是项羽不能重用韩信的原因所在。 韩信善於狙击、包围,拼的就不是“勇气”了,而是“巧劲”了。 韩信擒斩龙且,即是先壅塞潍水的上流,而佯为不胜以诱龙且追击,待龙且军队半渡,再决壅囊以灌之。 那项羽与韩信对阵,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呢? 据《史记》记载,项羽与韩信有两次对阵经历。 一次是彭城之战。 刘邦劫五诸侯之兵,共合五十六万的兵力,趁项羽深陷齐地之际,袭取了西楚的国都彭城。 而项羽闻讯之后,亲率三万精兵,从齐地赶回,突击汉军,先杀汉卒十余万,又领军追击,致使汉卒又有十余万被挤入睢水而淹死。 楚军将刘邦包围了三圈,却突然西北方起大风,楚军阵乱,刘邦才得以率数十精骑逃脱。 此役虽没有明确记载汉军的具体统帅是谁,但韩信作为刘邦的大将军,备受刘邦的倚重,其时亦在军中。 故而,此役应属项羽与韩信的第一次交锋。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 (韩)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而另一场项羽与韩信的对决,就属垓下之战了。 彭城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形成了长久对峙局面。 前203年,楚汉议和,双方中分天下,而以鸿沟为界。 但汉军兵盛粮多,而楚军的粮道却屡为彭越阻断,以致兵疲粮绝。 项羽听约东归,而刘邦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之下,引军追击楚军,并与韩信、彭越约期共击项羽。 但韩信、彭越等诸侯未至,项羽又大败刘邦,刘邦再次深堑自守。 刘邦又用张良之计,许以割地,韩信、彭越等果至。 史载:汉五年(前202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 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卻。 孔将军、费将军纵,纵兵击项羽也。 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即是说,韩信自将的兵力有三十万,而项羽之卒大致十万,但韩信先与项羽交战,却失利。 而从项羽的临终之语:“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垓下)。 以及“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来看。 在同等的兵力与条件之下,韩信是很难击败项羽的。 参考史籍:《史记》等等; 发布时间:2025-07-31 10:10:5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