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人为何称吃饭为打尖? 内容: 原标题:古人为何称吃饭为打尖? 在古代,侠客们走在街头,一般在这样的情况里,画外音中一定还会出现悦来客栈店小二一句干脆利落的:客官留步,请问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我们当然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就理解的了。 可是对于“打尖”这个词,我们真说要从字面上来理解却很困难,吃饭就吃饭为什么要说一个看似与饭毫无关系的“打尖”呢?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 《镜花缘》第六十三回: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 其实,在中国古代,打尖实际上是打发舌尖的缩略词。 舌尖是人对味道最敏感的地方,赶路的时候饿了,好赖吃点东西,打发一下舌尖,而后继续上路。 但经实际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这里的“打火”就是击石取火。 取火工具有:火镰、火石、火绒。 平时挂在腰间,随时取来使用。 将“打火”代替“做饭”,就像是用“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用“垒砖”代指“盖房子”一样。 发布时间:2025-08-02 09:00:08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