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座东汉古墓或与“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有渊源 内容: 原标题:这座东汉古墓或与“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席”有渊源在“二十四孝”“扇枕温衾”(或名“黄香温席”)的故事被流传至今。 黄香(约68年—122年)为东汉时期官员。 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近日,考古人员在湖北十堰房县发现了一个古墓,经工作人员初步推断为东汉时期的墓,距今已经2000多年,而该墓距东汉孝子黄香的祠堂不远,两者或许有着一定的渊源? 古墓发掘现场 图片 秦楚网据湖北当地媒体《十堰晚报》报道,考古人员在房县发现了一个古墓,古墓目前正在进一步发掘中。 经工作人员初步推断为东汉时期的墓,属中型墓。 此处的原主人本打算在这里新盖一座房子,就在打地基时,发现一些带有纹饰的古砖。 这让他联想起了前不久在郧西的古墓发现,就连忙告知了县文物部门。 据该居民说,当地文物部门闻讯后赶赴现场,将现场保护了起来,并对现场进行了简单的勘测。 古墓发掘示意图初步推断为东汉时期中型墓室,且带有耳室经过考古人员的推测,初步断定该古墓疑似东汉时期,“通过墓砖上面的纹路,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应该和前不久在郧西发掘的一样,同属于东汉时期的古墓。 ”十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志军说道,该墓从表面上看为中型墓,但从土壤推断,该墓或为一座残墓,即墓室可能曾经被发现过,后经填埋及地表变化构成如今现状。 令人惊喜,不同于其他古墓,该墓或带左右两个耳室。 据了解,耳室一般位于正屋两侧,恰如两耳在人脸的两侧,因而得名。 在历年来古墓发掘中,带有耳室的墓较为少见。 平民墓大多直接葬于墓中,不带耳室。 而中间面南朝北的最大那间叫做主室,左耳室,用来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品以及陪葬品。 中间的狭长的通道叫做甬道。 但有些帝王也曾将妃嫔的灵柩存于耳室同葬。 房县城区的上一次考古,要追溯到2015年年末发现的一座唐代砖室墓。 该墓是房县盆地乃至鄂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唐墓之一,为研究唐代鄂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而此次发现为东汉墓,且因为紧挨黄香祠堂,让人生发出联想。 孝子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紧挨祠堂 墓主人或与孝子黄香有渊源从该墓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离此墓不远的便是房县着名孝子黄香的祠堂。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把黄香的孝行奉为经典。 作为中国古代着名“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与房县有很深的渊源。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房县城关的黄孝子祠一直香火旺盛,后被拆除。 除了乡里孝子外,黄香还深求精通道德学术,写得一手好文章。 被称作“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清本“扇枕温衾”版画黄香最初入仕时,被授为郎中。 元和元年(84年),汉章帝特别下诏,命黄香至东观阅览官藏的典籍。 永元四年(92年)黄香任尚书左丞,后升任尚书令。 又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 延光元年(122年),黄香升任魏郡太守。 同年,郡中发生了水灾,百姓都陷入饥荒的状况,黄香把自己的俸禄以及得到的赏赐,全分给灾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义谷,来补公家贷放灾民的不足,灾民因此获得保全。 但黄香还是因水灾被免官,不久便在家中去世。 但黄香“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却一直流传至今。 湖北省云梦县有一道名为“盘鳝”的美食。 也与黄香的传说有关。 黄香故事木雕东汉时期的人物黄香,与在黄香祠堂附近发现的东汉时期古墓。 两者或有什么渊源? 有待考古人员的继续发掘。 但据现场发掘考古人员介绍,目前该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未知,但带有耳室的墓大部分都还会存有器物,具体能否发掘进度怎样? 该古墓中还会不会有其他惊喜? 墓主人与黄香是否有关系? 还需进一步研究发掘。 发布时间:2025-08-04 09:35:2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