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内容: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代•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全词赏析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 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 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 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 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 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 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 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 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 8. 9-1105. 5. 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发布时间:2025-08-13 12:00:0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