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朝太仆寺卿李应升简介:遭阉党弹劾为“东林护法”而削藉 内容: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 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 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那么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应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照居士,南直隶江阴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因其出生时母亲“梦日升天”、父亲“梦日光耀室”而为其取名应升。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四月,授江西南康府推官。 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授福建道监察御史。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遭阉党弹劾为“东林护法”而削藉。 天启六年三月,魏忠贤假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劾周起元疏》列应升名而遭逮,当年六月二日被害于京师诏狱,年三十四。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平反昭雪,赠太仆寺卿,荫一子。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谥忠毅。 有《落落斋遗集》传世。 人物生平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 明朝南直隶江阴人。 李氏,色目人。 始祖嘉那,諡桓烈,元至元中官统军元帅。 孙李八撒儿佩虎符,镇江阴,遂以李为姓,家江阴。 李珙赘东乡周氏,因定居赤岸。 李诩诸生,潜心性命之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 著有《戒庵漫笔》等书。 孙鹗翀,以著述显,藏书尤多。 鹏翀子应升,万历丙辰进士,官御史,死阉难。 赠太仆寺卿,諡忠毅。 子逊之,诸生,亦有僎著。 嘱子孙耕读传家,不必应试。 自是遂无闻人。 然家祠中碑刻丛列,后裔至今犹善保守。 忠毅再从孙崧隐居高蹈,诗画怡静。 子天根,著有《爝火录》四十卷,则居无锡矣。 李翀中之子。 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一甲第五名,授南康推官,以清廉著称,谚谣:“前林后李,清和无比。 ”天启二年(1622年),南康知府袁愚贞请李应升主持白鹿洞书院,重修《白鹿洞书院志》。 天启二年(1622年)选考,授福建道御史,三年入西台。 四年密修阉党魏忠贤十六罪状,代东林党首领左都御史高攀龙作“骇崔呈秀疏”,以声援杨涟等东林党人,遭阉党痛恨。 上呈魏忠贤七十二大罪,天启五年(1625年)罢官归里。 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被东厂逮捕,被捕之时,常州城聚集数万居民,为其鸣冤。 天启六年(1626年)闰六月初二日,被杀于狱中。 钱谦益为其作墓志铭。 崇祯初年平反。 追赠太仆寺卿,谥忠毅。 其子李逊之编有《落落斋遗稿》十卷。 李应升还是个藏书家﹐藏书五万于“落落斋”。 其子李逊之﹐于崇祯年间将其父所遗之诗文杂稿整理刻印成《落落斋遗稿》十卷﹐后为《乾坤珍正气录》和《常州先哲遗书》所收入。 李应升与当时分守九江兵备左参议陆梦龙﹐知府夏炜分别作序﹐世称李志。 发布时间:2025-08-20 10:03:0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