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内容: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 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 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dōng fēng yáng liǔ yù qīng qīng 。 yān dàn yǔ chū qíng 。 nǎo tā xiāng gé nóng shuì , liáo luàn yǒu tí yīng 。 méi yè xì , wǔ yāo qīng 。 sù zhuāng chéng 。 yī chūn fāng yì , sān yuè rú  fēng , qiān xì rén qíng 。 = 翻译 = 春风吹绿了杨柳,雨后初晴轻烟朦胧。 恼的是本想闺房里懒睡,怎奈有黄鹂鸟儿叽喳吵闹。 轻描娥眉,细腰转动,懒得细细打理宿妆,春风芳意和三月的风一样,正如我的心情啊。 = 赏析 =上片起笔写道:“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这是一幅如画春景图。 意思是说,东风吹来,大地生机蓬勃,河边的杨柳已经萌发春意,虽还没有青青成荫,但一番春雨初霁,在朦胧雾气中,已经表现出浓浓的翠意。 这两句将“东风”、“春柳”,“春雨”、“春晴”等几个审美意象融合一体,不但表现出色彩明媚,春意盎然初春气氛,而且也渗透了词人心醉神迷的感受。 接着写道:“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面对烂漫无比的春光,往往会触景伤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春光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香阁浓睡”中的“浓”字,就描写出了酣睡的状态。 这闺中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异常情态? 而“恼”(怨恨)字,就表明了闺中人的怨思。 闺中人怨恨什么? 接着词人写道:“撩乱有啼莺。 ”这里,词人借用了金昌绪的《春怨》。 诗歌写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显然,词人所写闺中人的“恼”,其实就是对远去的夫君的思念而不得。 在春天,莺声是很悦耳的,但“妾”思念丈夫也只有在梦中得以相见,一旦莺啼,也就无法梦见远方的丈夫,所以,闻莺心烦,不得不“打起黄莺儿”。 词中闺中人对春色视而不见,沉沉思睡,希望在梦中见到丈夫,于是,听到莺声却生恼恨。 从最本质上说,闺中人不但思念远出的丈夫,而且因春感怀,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的失去而伤感,而怨恨。 我们知道,在古代诗词中,“惜春”也就是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惜、叹惋。 下片写道:“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这是直接对人物的具体描写。 “眉叶”和“舞腰”,表面是在写柳,实际上是在写人。 在自然界中,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恰似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 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可以说,真是“天人合一”。 词人运用比喻,既写出柳的风神,也显出人的韵致。 “宿妆”就是隔夜未整的残妆。 词里的“宿妆成”是指“浓睡”的闺中人醒来,无心梳洗,懒于修饰。 无论古代或现代,自然少不了“女为悦己者容”。 温庭筠《望江南》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还有《菩萨蛮》中写道:“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女人为谁打扮,就是为了心上人喜欢。 现代歌曲中不是有“天天为你打扮,就是让你喜欢”吗? 这里,“香阁浓睡”的反常状态,不就反衬也许是多次梳妆打扮而最后失望的结果的表现。 我们从“宿妆”不整的容态中感受到了思妇的思念情感之深,叹息青春年华的易逝。 词作最后的写道:“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这三句意思是说,整个春天花红柳绿的春意,以及暖暖的微风,以及那柳枝上的莺啼,柳树间的烟锁,一切的一切,无不牵系闺中人的情思。 “牵系”以此表现了柳丝的特点,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 可以说,词人在描写“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的春景中,把人物的纷乱心绪与杨柳枝条丝丝缕缕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了闺中人的春怨。 发布时间:2025-09-05 12:09:1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