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 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汝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南宋地理学家。 宋太宗赵炅八世孙,乾道六年(1170年)生于台州天台县(今属浙江省临海市)。 父赵善侍官任朝请大夫,知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寓居四明(浙江宁波)。 绍定四年九月逝世,享年62岁。 人物生平曾任卿、监、郎官等。 嘉定(1208年—1224年)至宝庆(1225年—1227年)年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 1225年,以任内采访所得,撰成《诸蕃志》,2卷。 上卷记载东自日本,西至北非的摩洛哥共50余国的概况。 下卷记载物产,以物为纲,具述产地、制作、用途及运销等。 末尾附《海南地理志》。 是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对外贸易以及与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文献。 原书已佚。 史籍记载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 祖籍河南开封,祖父南渡后,于绍兴初定居临海(今属浙江台州)。 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父亲赵善待官至朝请大夫、岳州知州。 绍熙元年(1190年),赵汝适以祖上遗泽,补将仕郎。 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簿。 庆元三年(1197年),赐进士及第,授修职郎。 后历任从政郎、文林郎、湘潭县丞、绍兴府观察判官、宣教郎、武义知县、奉议郎、承议郎、朝奉郎、临安府通判、朝散郎、朝请郎等。 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南剑州。 次年转朝奉大夫、朝散大夫、提举福建路市舶司。 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宝庆三年(1227年)除知安吉州,示赴任,又改知饶州。 绍定元年(1228年),转朝请大夫。 三年(1230年),兼权江东提刑,旋主管华州云台观。 四年(1231年),转朝议大夫;终官告院主管。 死后葬于临海重晖乡之赵岙山。 赵汝适在史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在福建路市舶司兼权泉州市舶使任上所撰著的《诸蕃志》。 这是一部专门记述当时中国与海外各国贸易、交通等方面的著述,是《宋史·外国传》的主要底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出要》称其“叙述详核,为史家所据”。 发布时间:2025-09-08 10:05:5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