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正月初七的习俗是什么 内容: 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传说正月初七是人类的诞辰日,在民间人们把这一天叫做‘人节’‘人胜节’,在这一天人们吃七宝羹,吃面条,反映了当时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的尊重和保平安的愿望。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按照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到了第七天造出人,所以初七就为人的生日。 正月初七就是人日,在古代相传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月初二为狗日,正月初三为猪日,以此类推,正月初七为人日。 在汉朝魏朝以后,人日慢慢的从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庆祝,祭祀等活动。 到了唐朝,在民间还是十分重视人日节。 直到今日,在外面工作的人,过了初七的人日节才可以离家出走,去外面工作。 人日节这一天一般都不出远门,都是自己在家团聚。 人日节这一天一般会下午吃长面,也叫拉魂面。 意思是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散了,人日节一过就该准备春天的农作,工作了。 所以吃拉魂面,要把心收回来。 正月初七这天各地也有摊煎饼的习俗,摊煎饼民间在当天要吃春饼卷,是一种肉食品,并在自家的院子摊煎饼。 还吃七宝羹,意思就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节的时候食用,来取一个好兆头,并说可以去除邪气,医治百病。 因为各地的物产不同,所以用的蔬菜也有所不同,取意也有差别。 戴人胜,在人日节的时候,汉族的女子用各种彩纸,软金软银等材料制做成小人的形状,戴在头上。 有的也贴在屏风等处。 赠花胜,人们制作各种的花朵相会赠送。 捞鱼生,捞鱼生一般在南方地区,捞鱼生时,人们围着坐满,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来,拿着筷子,将鱼料捞动。 还有吃面条,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意思是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有长寿之意。 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分别为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过谁就要吃面条。 在山东部分的地区,还有送火把的习俗,点燃火把在自己家门前点燃,然后送到村外,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没有火灾。 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大家看过文章的也都知道了,我们中国的节日文化有很多,每一个节日都有深刻的寓意。 发布时间:2025-09-12 09:09:08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