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内容: 多少离恨,纳兰词中寻。 词有多凄美,心人有多伤人。 鹧鸪天·离恨清 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bèi lì yíng yíng gù zuò xiū , shǒu ruó méi ruǐ dǎ jiān tóu 。 yù jiāng lí hèn xún láng shuō , dài dé láng lái hèn què xiū 。 yún dàn dàn , shuǐ yōu yōu 。 yī shēng héng dí suǒ kōng lóu 。 hé shí gòng fàn chūn xī yuè , duàn àn chuí yáng yī yè zhōu 。 阅   读   者    豆豆 & 智在释义盈盈:美好貌。 此指女子之风姿、仪态的美妙动人。 《古诗十九首》之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手挼(ruó):用手揉弄。 锁空楼:谓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 锁,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在楼中。 断岸:江边绝壁。 翻译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头。 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等到郎君归来,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 白云安静地漂浮,江水闲适地流动,一声横笛,笛音幽怨空灵,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楼。 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却只能望着江边堤岸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 赏析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几类小曲。 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刻画女子娇慎佯羞的形象,情意婉转但遣词造句问并不让人觉得刻意雕琢。 “背立盈盈故作羞”的“盈盈”二字的确是灵动精巧,将词中女主人公的风姿、仪态之美妙动人浓缩在其中。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句。 这里用“盈盈”二字,也体现出词中女主人公与《古诗十九首》中这位娇美、轻盈、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样的形象。 “手按梅蕊打肩头”是极能体现纳兰词风的一句化用。 女子纤纤素手揉碎了梅蕊,抛向情郎肩头,嗔怪之情与娇羞之态相融,旖旎万分。 上片四句,酷似李煜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晓妆初过》)所描绘的情景,而在香艳中更觉清新,在婉丽处又现俊逸。 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淡淡之云与悠悠之水,伴和着耳畔的笛声,更烘托出离恨的凄苦。 “一片横笛锁空楼”写笛声萦绕在空寂的阁楼中。 一个“锁”字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 笛声与梅花,向来是诗词中道尽凄清的意象,观梅闻笛,便勾起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感情。 唐朝崔道融就有《梅花》一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笛声总是清冷空幽的,而此时又是离别在即,相见无期,让人怎能不满心愁绪。 结句以虚笔勾画了一幅月夜春泛的美妙图画,并以此虚设之景,进一步抒发了离恨的心·曲。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想象中的良辰美景,更衬得当下的离别之苦不堪忍受。 古时不比如今,车行不便,一别之后有可能就是余生难再相见,时间,距离,生死,再如何情比金坚在这样的刁难前也都只能面对。 纵是帝王,李煜也要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放之纳兰,更是无可奈何。 发布时间:2025-10-03 12:04:5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