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沈光简介:隋朝将领,为隋炀帝报仇而被司马德戡射杀 内容: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 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沈光(591年—618年),字总持,吴兴人 ,隋朝将领。 沈光少时骁勇敏捷,善于赛马,为天下第一。 大业年间,应召参军讨伐高丽,因作战勇猛,得的隋炀帝赏识,当即任命他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常把他带在身边,关系亲密。 不久任折冲郎将,受到的封赏、待遇很是厚重,同僚中无人能与他相比。 沈光自认为受到皇恩深重,总想竭尽臣节。 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沈光暗中收罗义勇之士,准备为隋炀帝报仇,便与麦孟才、钱杰等人图谋铲除宇文化及,因事情败露,宇文化及大惊连夜逃走,留下司马德戡等逮捕麦孟才。 沈光听到营内喧哗,知事情败露,来不及披甲,就袭击宇文化及营帐,空无所获。 恰遇司马德戡军冲入,沈光四面受敌,大喊突围,斩首几十人,叛军纷纷败逃。 司马德戡又派骑兵持箭从侧面射击,沈光身上没有甲胄,于是阵亡,时年二十八岁。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沈光的父亲沈君道,是陈朝吏部侍郎。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后,沈君道移居长安(今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引荐他担任学士。 后来沈君道担任汉王杨谅的府掾。 仁寿四年(604年),因杨谅谋反失败,沈君道受到牵连被除名为民。 收财养父沈光年轻时骁勇敏捷,善于赛马,为天下第一。 沈光有书记的才能,善于言辞,常常想着建立功名,不拘小节。 刚搬到长安时,沈光家中非常贫穷,他的父亲和兄长都以替人抄书为业。 只有沈光放荡不羁,结交豪侠之人,为当时长安城中的浪荡子弟所拥戴和依附。 很多人都曾送给他财物,沈光因此能够赡养父母,时常有美食和华丽的服饰,不至于穷困潦倒。 炀帝厚待大业年间(605年—618年),隋炀帝杨广征召天下骁勇善战之人讨伐高丽,沈光也报名参加。 同时报名的有几万人,都比不上沈光。 沈光要去隋炀帝所在的地方朝见,一百多人骑马送他到灞上。 沈光洒酒于地立下誓言说:“这次出行,如果不能建立功名,我就死在高丽,不再与各位相见。 ”沈光跟随隋炀帝攻打高丽时,用冲梯攻击城池,冲梯长达十五丈,沈光爬至顶端,在城墙边与敌人交战,短兵相接,杀死十几个人。 敌兵将他打落城墙,还没有掉到地上,正好碰到冲梯上垂下的绳索,沈光抓住绳索又爬了上去。 隋炀帝看到后,对他的豪壮感到惊异,并召他前来朝见,见面之后对他非常喜欢。 当天就任命他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关系逐渐亲密。 没过多久,隋炀帝让沈光担任折冲郎将,封赏待遇都很厚重。 隋炀帝常常把正在吃的食物和身上穿的衣服赏赐给他,同僚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复仇阵亡沈光认为自己得到皇恩深重,总想着竭尽臣节。 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害,沈光就暗中收罗义勇之士,准备为隋炀帝报仇。 先前,隋炀帝宠爱官奴,把他们命名为给使,宇文化及认为沈光骁勇,准备任用他,命令他统领给使,驻扎在宫内。 当时麦孟才、钱杰等人图谋铲除宇文化及,便对沈光说:“我们都深受国恩,不能为社稷而死,这是古人引以为耻的。 现在又低头侍奉仇敌,受他的驱使,颜面无存,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一定要杀掉他,死而无憾。 你是义士,能跟我们一起吗? ”沈光泪湿衣襟,说:“这都寄望于将军。 我统领给使数百人,都受先帝恩遇,如今身在宇文化及内营。 以此来复仇,如同老鹰抓小鸡。 万世之功,在此一举,希望将军努力而行。 ”麦孟才担任将军,统领江淮士兵数千人,准备在军营将要出发时,早上起来袭击宇文化及。 沈光因说漏嘴,遭到陈谦的告发。 宇文化及大惊失色地说:“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还有沈光,都是勇不可当的人,必须避其锋芒。 ”于是连夜与腹心之人逃出营外,留下人来告诉司马德戡等人,派遣统领兵马,逮捕麦孟才。 沈光听到营内喧哗,知道事情败露,来不及披甲,就袭击宇文化及的营帐,空无所获。 正碰上舍人元敏,斥责之后便把他杀了。 遇上司马德戡的士兵冲入,四面围合。 沈光大喊突围,给使一起奋力,斩首几十人,叛军纷纷败逃。 司马德戡又派遣骑兵,拿着弓箭,从侧面射击。 沈光身上没有甲胄,于是阵亡。 麾下几百人都战死,没有一人投降。 沈光死时年仅二十八岁。 壮士听说后,没有不为他流泪的。 发布时间:2025-10-29 10:13:0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