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范雎的一生对秦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内容: 秦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最终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范雎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谋略家,为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使得秦国结交齐楚,蚕食韩魏,更击败赵国,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么范雎是如何辅佐秦昭襄王的呢一,魏国受辱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早年在中大夫须贾手下效力。 一天,魏昭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行。 结果须贾出使数月,一直不受齐襄王重视,反而范雎受到齐王赏识,获赠黄金美酒。 虽然范雎不敢擅自接受齐王的礼物而将此事告诉须贾,但须贾仍然怀疑范雎,认为他是出卖魏国才获得齐王的赏赐,因此对范雎十分怨恨。 须贾返回魏国,将此事告诉宰相魏齐。 魏齐大怒,令人鞭打范雎,把他打个半死。 范雎知道魏齐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于是假死以求活命。 魏齐误以为范雎死了,便让人把他扔在茅厕里面,还让宾客在范雎身上小便,以震慑企图出卖魏国的人。 范雎对看守的人说:“先生如果能救我一命,那我以后肯定会重重报答。 ”看守可怜范雎,为了救他一命,便向魏齐请示将范雎扔到荒郊野外。 魏齐喝的醉了,便答应了看守的请求。 范雎因此得以逃过一劫。 后来魏齐酒醒后悔,便派人追寻范雎。 郑安平得知,急忙将范雎藏匿起来。 范雎为了掩人耳目,于是改名为张禄。 二,前往秦国秦昭襄王派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便混入他身边服侍。 王稽问郑安平说:“魏国可有愿意为秦国效劳的贤人吗? ”郑安平回答:“有一位张禄先生,他很有才能,大人可以一见。 ”于是夜里郑安平偷偷地带范雎去见王稽,双方见面不久,王稽就认为范雎是人才,准备带他入秦。 王稽带着范雎入秦,很快到达秦国边境。 范雎见到有大队人马向他们走来,便问王稽是那是什么人。 王稽回答是宰相穰侯在巡视郡县。 范雎说:“我听说穰侯在秦国专权,最讨厌六国的说客入秦。 此番相见一定会羞辱我,不如我隐藏起来较好。 ”不久穰侯前来,见到王稽便问他六国的情势,然后又问他有没有带六国说客入秦。 王稽说不敢,穰侯于是离开。 范雎对王稽说:“我听说穰侯很有谋略,为人也十分多疑。 刚才他怀疑车里有人,只是忘记搜查了。 不久他一定会过来搜查,不如你我先暂时分开。 ”果然穰侯后悔,派人前来搜查,但没有找见说客,只得离去。 范雎这才跟着王稽到了咸阳。 三,游说秦王王稽向秦昭襄王复命并推荐贤人张禄,称赞他是大才,可以帮助秦国富强。 秦昭襄王认为张禄是个夸夸其谈的人,对王稽的话不以为意,使得范雎苦等了一年。 当时宣太后与穰侯等人专权,使得秦昭襄王有名无实。 范雎便向秦昭襄王上书称:臣听说贤君治国,那有才能的人一定会得到重用,劳苦功高的人也会位高权重,没有才能的人也会遭到贬黜。 贤君也了解国事的成败,有益的政策就实行,有害的政策就舍弃,有疑惑的政策也会去试一试。 臣有一些肺腑之言想对大王说,希望大王见臣一面,如果臣的话没有用,那就请大王立即处死臣。 秦昭襄王看了很高兴,便立即派人召见范雎。 范雎入宫见秦王,故意走错道路与宫人发生争执,还对秦昭襄王大声说:“秦国哪里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 ”想以此来激怒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听了很有感触,急忙向范雎道歉赔罪,说自己政务繁忙,并非故意冷落他。 秦昭襄王带范雎前往密室,向他请教。 范雎说:“臣与大王交情不深,但臣说的确是大王与至亲骨肉间的事。 臣知道这番话说出来有可能明天就会身首异处,但臣也得冒死直言。 大王如果按臣的话去做,那臣也就死而无憾了。 臣只是担心天下的人只看到臣尽忠为主却惨遭杀害,再也没有人敢为秦国效劳。 大王对上畏惧太后,对下被群臣迷惑,处于深宫之中而孤立无援,恐怕早晚有一天会被奸人所害,国破家亡。 ”秦昭襄王听了十分震惊,急忙向范雎行礼说:“先生是上天派来辅佐寡人的,希望先生一定要教教寡人。 ”四,远交近攻范雎说:“秦国是四塞之国,四周皆有天险,易守难攻,是王者之地。 秦民勇于公战而畏惧私斗是王者之民。 大王拥有这么好的条件,早就能称霸天下。 但是秦国却龟缩在函谷关不敢东出,一方面是因为穰侯不肯尽力,一方面是大王的计策失误。 ”秦昭襄王听了说:“请先生继续教寡人。 ”范雎说:“齐闵王同韩魏攻打楚国获胜,拓地千里,但齐国却没有获得一寸土地。 不是齐国不想获得,而是那些土地离韩魏近而离齐国远,使得齐国无法长期占有。 所以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得到的土地都与秦接壤,秦国也能长期据有。 现在韩魏处于天下中心,大王若想成就霸业一定要控制韩魏。 秦若控制韩魏,赵楚就会畏惧,燕齐也会臣服。 ”秦昭襄王说:“那应该如何控制魏国? ”范雎说:“伐魏。 ”秦昭襄王于是派范雎伐魏,获得许多土地。 随后范雎又劝秦王伐韩,迫使韩国向秦臣服。 五,睚眦必报秦昭襄王与范雎日益亲近,范雎便对他说:“臣在山东时,只知道秦国有太后,不知道有秦王。 现在秦国由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人专权,大王却没有多少权力。 夏商周三代都是因为君主大权旁落,奸臣专权而亡。 现在秦国朝堂都是穰侯的亲信,恐怕过不了多久秦国就不是大王的了。 ”秦昭襄王听了十分震惊,于是不让太后干政,将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赶出咸阳,彻底控制了秦国大权,范雎也因此得封应侯,担任宰相。 魏国听闻秦国要伐魏,急忙派须贾出使秦国。 范雎听闻须贾前来,故意穿着破衣烂衫去见他。 须贾见范雎穷困,心生怜悯,便赠他衣物。 须贾又问范雎秦相张禄如何,范雎称自己的主人与张禄交好,可以代为引荐。 须贾便随范雎去见张禄,到了相府门口,范雎称要先行禀告,让须贾在门外等待。 须贾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范雎出来,便问相府门人,得知范雎就是张禄,十分害怕,只能负荆请罪求见范雎。 范雎见到须贾,责备他陷害自己,让手下喂他吃马料以示羞辱。 然后范雎又命须贾回去告诉魏王,送魏齐的人头谢罪,不然灭了魏国。 魏齐知道范雎不会放过自己,于是自杀而亡。 范雎感谢王稽、郑安平帮过自己,便为二人向秦昭襄王请赏。 秦昭襄王感念范雎辅佐自己有功,便封王稽为河东郡守,郑安平为将军。 在范雎的辅佐下,秦国屡次伐韩,夺取众多土地。 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范雎设计使赵国将廉颇撤换为赵括,为长平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 事后范雎与白起不合,便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害死了白起。 郑安平率军伐赵,结果被赵军围困投降,范雎为此十分忧虑。 后来王稽又因为与诸侯勾结,谋叛秦国被处死,范雎更加忧虑。 秦昭襄王害怕范雎愧疚,便想办法激励范雎像以前一样继续为他出谋划策。 但是范雎却更加愧疚,害怕秦昭襄王治罪,不久忧惧而亡。 总的来说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巨大功劳,使秦国对六国蚕食鲸吞,日益强大,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他为人过于睚眦必报,害死白起,误用郑安平、王稽,最后郁郁而终。 发布时间:2024-07-15 10:05:1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