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铎书法怎么样?王铎是谁?王铎是哪个朝代的人? 内容: 王铎,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称。 启明二年(1622年),30岁的王铎升任状元,先后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编辑、少湛等职。 弘光元年(1644年),南明皇帝弘光任命王铎为东阁大学和次辅(副丞相)。 次年入清,赐礼部尚书。 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于,享年六十一岁,赐太保,谥号"文安"。 王铎博学喜欢古文,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 王铎书法刚健有力,优于布白,楷书、行书、隶书、草书都很精致。 主要是由于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米芾等。 学习米芾有乱真的美誉,显示了其坚实的“学古”基础,学古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中国书法史上,明末清初盛行董其昌学派的严谨典雅风格,而王铎则采用古法与生硬呆板的书法风格抗衡,大胆创新,创造了一代书法风格。 他是书法史上杰出的创新者。 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王铎年轻时很早就有一种逆反思潮的倔强心态。 在他的《拟山园选集》,《文丹》中,他专注于揭示自己震撼人心的审美。 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高超的草书。 他的草书狂放洒脱,他的笔淡定快乐,跌宕起伏,自然而又让人惊喜。 它展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蓬勃气势,极具感染力。 称其草书为“自苏以来第一人”。 有人将他的行书与明代的徐渭、祝枝山,两位草书作家相提并论:他的活力不同于徐渭、祝枝山,更不用说文征明、董其昌了,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章法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空间的切割完全有秩序的概念,有强大的合理处置的效果。 在如此狂放多变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平静有序的效果,令人惊讶,同时也让人佩服他的能力。 如果说从张芝, 张旭,怀素、黄山山谷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建立在用笔的丰富性和挫败性之上的,结构性的处理是重复的、穷尽的,那么王铎成功地止住了这场洪水,他以冷静的理性笼络了那匹脱缰的野马,顺势而为,做出了种种改变,不落俗套,在证词上推陈出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开创性的。 他的线条苍劲而苍老,含蓄而多变,在随意的飞腾跳投中表现出特殊的个性。 有时,他大胆地在线条和块之间创造出强烈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节奏。 不能说他有意无意的主动是夸大对比书法形式的伟大成就。 在他之前,没有人能像他一样积极追求“升墨”的效果。 王铎书法对中国书法的后期发展影响很大,甚至传到海外书法界,尤其是东瀛书法。 发布时间:2025-10-31 09:31:0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