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管仲识英雄宁戚解纷争(上) 内容: 不嫉妒人才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聪明之举,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就是这样一位贤相,被桓公尊为仲父。 他为相之后即举荐“五杰”,并说自己讲求礼仪不如陧朋,恳田聚粟不如宁戚,统帅军士不如王子城父,理决狱事不如宾须无,犯颜强谏不如东郭牙。 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请齐桓公重用五人,分别为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 宋桓公御说背叛“北杏之盟”(北杏之盟在鲁庄公十三年春,公元前6 8 1年),齐桓公和管仲率领盟国会同周室王师伐宋。 管仲率军先得,出城三十里即看到一个野夫,粗布单衣,破笠赤脚,牧牛于山下。 野夫见管仲军来到,即叩牛角而歌,管仲看出其人不凡,便停车与其攀谈。 这个人姓宁名戚,谈吐中应对如流,管仲叹道:“豪杰辱于泥涂,不遇汲引,何以得显! ”他想到自己贫困时鲍叔牙有赠金之义,困于鲁国几乎被杀又是鲍叔牙拚死解救,举荐为相,不禁非常感慨,立即写了荐书交付宁戚,要宁戚立刻去见桓公,说宁戚是当世有用之材,必须重用。 桓公看到管仲的荐书时天已经很晚了,即命人举火,于当夜便拜宁戚为大夫。 齐桓公到达宋界,已是周嫠王二年春天(公元前6 8 0年)。 他与先行到达的陈宣公杵臼,曹庄公射姑,周王室的卿士单伯商议进攻宋国的策略。 宁戚对齐桓公说:“以威胜,不如以德胜。 臣请先行人宋,向宋公陈厉害,晓以大义,使之不战而屈,亲自到军前谢罪。 ”齐桓公大悦,传令各军扎寨于宋界之上,命宁戚入宋。 宁戚乘坐一辆小车,只带随从数人,星夜赶往宋国的睢阳。 宋桓公听说齐军和陈、曹之遭遇以及周王室的人马屯兵边境,宁戚单骑而来,感到非常疑惑,向谋臣戴叔皮问道:“宁戚是何许人? 单车而来必有奸谋。 ”戴叔皮道:“听说此人乃是一个牧牛村夫,为管仲所荐,齐侯新拔之于高位。 此来必逞其口才,妄图游说于我,以邀其功。 ”宋桓公问计:“怎么对待他呢,又不好不见? ”戴叔皮说道:“其人作为齐使而来,必欲以不战而屈我,主公待其到达可召入垂问,且勿待之以礼。 观其动静,倘若开口不善,臣即请引绅(古官员腰间阔带)为号,便令武士擒而困之,则齐侯之谋沮(阻止)矣。 ”宋桓公点头称善,即命武士准备,连擒人绑缚的绳索都准备好了。 发布时间:2025-11-03 09:31:2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