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窈窕淑女”不是美女! 内容: 《周南·关雎》是《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许多人接触《诗经》,都是从《关雎》开始,不管是“寤寐思服”,还是“辗转反侧”,都把男女在恋爱中的情绪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久久地萦绕在青春期少年的心头。 不过,只要想到“窈窕淑女”,就自然而然地把容貌姣好、身材苗条地女性形象代入,其实有失偏颇,因为“窈窕淑女”指的从来都不是美女,而是那些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女子。 孔颖达就引用了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话加以解释说明:“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为“窈”,容貌美丽为“窕”,“窈”在“窕”前。 可见,古人一开始就对“淑女”提出了“心灵美”的要求,并且重视德行胜过容貌。 要知道,美女和淑女,可是有区别的。 美女者,容貌妍丽也。 香港著名作家亦舒就曾经点评过容貌惊人的港姐李嘉欣,说她“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因为美貌留名青史的女子不少,可是好名声的却不多,她们之中,又有多少人是“毫无灵魂的美”? 妲己的美,让商纣王眩晕,最终加速了殷商王朝的覆灭;褒姒的美,让周幽王视江山为儿戏,烽火戏诸侯,招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国破身死;美则美矣,却毫无营养,非但没能劝人从善、给身边的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甚至还招致了毁家灭国的危机。 这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丽,谁能消受得住? 淑女者,窈窕也。 若要细数中国历史上能担得起“淑女”之名的女子,德才兼备的谢道韫必定当仁不让。 《晋书》记载,一日大雪,名相谢安带着家中的亲眷赏雪,提出了一个问题,“ 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的侄子谢朗回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却是微微一笑,“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了大喜,对谢道韫的比喻赞不绝口,谢道韫 “咏絮”的才名也由此流传开来。 后来,谢道韫在谢安的做主下,嫁给了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 这王凝之不同于父亲兄弟的潇洒飘逸,是个非常迂腐的人。 王凝之信奉五斗米教,当他作为会稽太守的时候,他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跟他同为五斗米教教徒的孙恩会谋反。 直到反贼逼到城下了,王凝之还在城墙上摆道场、做法事,寄意天兵天将下凡帮他把守城池,结果被反贼杀死在乱军之中。 谢道韫带着经由她训练的奴仆,执刀拿剑,砍杀反贼,一起组队突围。 然而叛军众多,谢道韫等人寡不敌众,还是被擒。 谢道韫被送到了头目孙恩的面前,孙恩以为她抱的是王氏子孙,命随从把孩子夺了杀死。 谢道韫厉声喝止,“事在王门,何关他族? 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 ”孙恩为谢道韫的风采所折服,一改前面的倨傲,对谢道韫以礼相待,不仅没有杀她,还派人安送她返回故居。 往后,谢道韫在会稽写诗讲学,世人誉她有“林下之风”。 花无百日红,恃美扬威虽能逞凶一时,却终不是长远之道。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能打败美人,却永远也胜不了淑女。 发布时间:2025-11-13 12:09:4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