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慕贤当慕其心 内容: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陶唐,帝尧氏,都冀州也。 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言失尧之道,乱其法制,自致亡灭也。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典,谓经籍也。 则,法也。 荒堕厥绪,覆宗绝祀! ”言古制存,而太康失其业以亡也。】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陶唐,帝尧氏,都冀州也。 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言失尧之道,乱其法制,自致亡灭也。 ”“陶唐”,指尧。 “冀方”,指冀州。 蔡沈《书集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 言冀方者,举中以包外也。 ”尧帝把王位禅让给舜,舜又把王位禅让给禹,他们都是以冀州作为国都。 “厎”,致的意思。 第三个弟弟唱道:“从尧帝开始就建都在冀州一方。 尧传于舜,舜传于禹,三圣以道相授,建都在冀州。 如今丢弃了三圣代代相传的大道,扰乱法纪纲常,于是招致灭亡。 ”说的是丢弃了尧帝的大道,乱了法度,自己导致灭亡。 古圣先贤在位时,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群书治要·阴谋》中记载:“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戒可闻乎? ’尚父曰:‘黄帝之时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 尧之居民上,振振如临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满日。 汤之居民上,战战恐不见旦。 ’王曰:‘寡人今新并殷,居民上,冀冀惧不敢怠。 ’”周武王问姜太公:“五帝的自我警戒可以告诉我吗? ”尚父说:“黄帝时的警戒是,我居在人民之上,忧虑不安,唯恐傍晚到不了明天早晨;尧帝领导人民时战战兢兢,好像走在很深的大川边;舜帝领导人民时小心谨慎,好像走在薄冰上;禹王领导人民时战战栗栗,唯恐治理过不了今天;汤王领导人民时敬慎畏惧,唯恐见不到天亮。 ”武王说:“我现在刚兼并殷国,处于民众之上,对他们恭敬谨慎,戒惧而不敢怠慢。 ”周武王很受教,听姜太公讲古圣先王的行迹,深受其益,警励自己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能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可以作威作福。 所谓“慕贤当慕其心”,圣贤人和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心不同。 圣贤人成为天子,不是以此为乐,不是通过这个位置作威作福、控制占有,而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自己不能尽职尽责,不能解除百姓的忧患。 圣贤人的存心是利人、爱人之心,完全是为天下人谋福利、解除困苦,没有自私自利。 关于领导干部如何保持战战兢兢的恭谨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 要守住政治关,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 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要守住交往关,交往必须有原则、有规矩,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要守住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 ”要守住这种种关,必须要保持战战兢兢的恭谨态度。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典,谓经籍也。 则,法也。 荒堕厥绪,覆宗绝祀! ’言古制存,而太康失其业以亡也。 ”“明明”,张居正《尚书直解》:“明明,是赞其德之极明。 ” “贻”和“遗”都是遗的意思。 第四个弟弟唱道:“我明智无比的先祖,是天下万邦共同的君主。 既有先王的旧典,又有当时的礼法制度,留给他的子孙。 典,指的是经典古籍。 则,指的是礼法制度。 如今太康荒废了先人的基业,覆灭了宗庙,断绝了祭祀。 ”说的是古制犹存,但是太康失掉了前人的道业,以至于灭亡。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政党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及伟大的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创下百年辉煌,是因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要继续维持辉煌,踏上新征程,再创一百年的辉煌,必须继续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非常关键的。 发布时间:2025-11-15 12:10:5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