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长平之战,败局预定(下) 内容: 信中大意说:兄弟离散日久,万分思念。 你叔父已经去世。 如今齐国已允许他们回国,请孙膑也尽快回去为盼。 孙膑与两位从兄少年分别,自然不辨字体。 见信之后,不觉热泪盈眶。 招待来人食宿后,写了一封信求其捎回。 信的末尾说:“弟已仕魏,未可便归。 俟稍有建立,然后徐为首邱之计。 ”又送来人黄金一锭为路费,来人收信而去。 其实来人根本不是山东的商人,而是庞涓的一位心腹家人。 送信及诓回信都是庞涓精心布置的。 拿到孙膑的亲笔回信之后,庞涓模仿其笔体将结尾的几句改为:“弟今身仕魏国,心悬故土,不日当图归计。 倘齐王不弃微长,自当尽力。 ”然后拿着这封改过的信去见魏王。 说:“孙膑果有背魏向齐之心。 近日私通齐国,写有回书,被臣派人在郊外截获搜出。 ”惠王看过信说:“孙膑心怀故土,是不是嫌我未能重用呢? ”庞涓说:“孙膑先祖孙武子是吴国大将,可后来仍旧归齐。 父母之邦,谁能忘情? 大王虽用他,他仍会心怀齐国,不能尽力。 况且他的才能不在微臣之下,如果齐国用他带兵,必定是我国的大害,不如现在就杀了他。 ”魏王迟疑一下说:“孙膑是我请来的,如今罪状未明而杀他,恐怕天下人会认为我害贤轻士。 ”庞涓见状,忙说:“大王所虑极是。 臣当再劝孙膑,如果他肯留在魏国,大王重加官爵,如不肯留,大王可把他发到微臣那里议处,臣自有办法。 ”魏王应允。 从朝廷出来,庞涓又去见孙膑说:“听说师兄已得千金家书,有这个事吧? ”孙膑忠直,就把信中大意说了一遍。 庞涓说:“兄试请一下,弟从旁说说情。 ”孙膑很感动。 庞涓从孙膑处出来又进宫见魏王说:“臣奉大王之命去劝孙膑留下,但他却执意不肯,且有怨望之语。 如果近日上表章请假,主公便发其私通齐国之罪。 ”惠王点头称是。 第二天,孙膑果然递上一份表章,请假一个月回齐国扫墓。 魏王一见果如庞涓所说,勃然大怒,以私通外国罪将孙膑削去官秩,发军师府问罪。 军政司奉旨,把孙膑押到军师府,庞涓故作诧异,听完王命,庞涓满面愁云地对孙膑说:“兄长受此奇冤,弟这就进宫去向主公力保。 ”说罢,即刻驾车入朝见惠王说:“孙膑之罪不至死,以臣愚见,不如处其刖刑和黥刑,使他成为废人。 既保其命,又无后患,岂不两全? 臣不敢自专,特来请旨。 ”惠王准奏。 庞涓回到府中,哭丧着脸对孙膑说:“魏王盛怒,欲加兄极刑,愚弟再三保奏,好容易保住性命,但要刖足黥面。 这是魏国的法度,愚弟实在无能为力了。 ”孙膑叹息说:“如今能保住性命,就是贤弟的大德了。 兄终生不忘。 ”庞涓唤过刀斧手,把孙膑绑在刑架上,硬是剔去两个膝盖骨。 孙膑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醒后,又用针在脸上刺“私通外国”四字,用墨涂上。 庞涓在旁假装啼哭,并不时地挤出几滴眼泪。 魏军,不想先用自己的部队。 而魏军依赖韩军的装备精良,总想把韩军推为迎敌的先锋。 两国军队各为自己争夺便利而不能同心协力,所以我才有机可乘,设下疑兵,假意防御韩军,暗中使用全部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军。 打败魏军,韩军就不战自溃了,我就乘胜追击溃逃之兵。 我因此又立了战功。 这都是因为谋略得当,符合客观情况才取胜的,哪有什么神奇可言呢? ”白起心想,当年罢兵就是你范睢的主意,今天你有什么脸来责怪我。 于是就把罢兵而造成的后果摆给他听。 他接着说:“当初,我军在长平击败了赵军,却不及时趁它脚跟未稳、惊惶失措时灭掉它,反而在这时把它放了,使它有机会从事农耕增加粮食储备,补充了兵员;修整了兵器,增强了战斗能力。 它的国君屈己下人,谦恭待臣,大臣放下架子,敬奉勇敢不怕死的战士。 在这个时候攻打赵国,它一定坚守不动;向它挑战,也一定不肯出来迎战;我们出兵无功,诸侯就会产生别的想法,外援也一定要来了。 我只看到去攻打赵国的害处,而没有看到它有什么益处。 ”说完,白起借口有病了,还是拒不受命。 范睢没话可说,只得惭愧地离开了。 范睢把白起的话告诉了昭王,昭王十分生气地说:“没有他白起,我就不能灭掉赵国吗? ”于是派王龅代替王陵为将,继续增派军队攻打赵国。 秦军包围邯郸八九个月,损兵折将,死伤惨重,久攻不下。 赵王派轻装部队插入秦军后方袭击,致使秦军接连失利。 白起虽没有挂帅,但他的心始终与攻赵的大军联系着,听到前线传来秦军连连失利的消息,心如火烧,痛心地说:“不听从我的意见,如今怎么样! ”昭王得知,恼羞成怒,亲自去见白起,强令白起起床,说:“你虽然有病,还是勉强为我躺在床上指挥吧。 如果你得胜立功,实现了我的愿望,我将更加敬重你。 如果你不肯去,我就要恨你了。 ”白起下地叩拜昭王说:“我知道,我只要肯去,即使不胜,也会免罪。 如果我不去,即使无罪,也难免诛罚。 但是我诚望大王能体察我的浅见,放弃攻赵,体养民众,等待诸侯情况的变化,去安抚那些恐惧我们的国家,攻伐那些自恃强大、态度傲慢的国家,这样就能驾驭所有的诸侯国而统一天下了,何必一定要灭赵呢? 这就叫作对一个臣子屈服而在天下取胜啊。 大王如果不考虑我的浅见,一定要灭赵才称心如意,从而使我获罪,这叫做在一个臣子面前取胜而在天下被人屈服啊。 取胜于一个臣子的威严,哪里比得上取胜于天下的威严大啊! 我宁愿承受重罪而死,也不愿做败兵的将军。 希望大王明察。 ”昭王怒不可遏,下令革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卒,令他离开都城咸阳,并于远行途中逼他自尽而亡。 白起死后,昭王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继续增兵攻打邯郸,战局的发展,果不出白起所料,以秦国损兵失地而告终。 发布时间:2025-11-16 09:04:1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