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司马康讲解父亲司马光的《读书堂》一诗 内容: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司马光在洛阳尊贤坊附近,买了二十亩地,经过专心设计,建成了一个居住、读书、游乐三用的幽雅的园子,取名“独乐园”。 园子建成后,司马光邀请了一些朋友来游览观赏。 有一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即苏轼)来到洛阳,得知司马光的“独乐园”幽雅,便特去拜访他,并由他父子二人引导,游览园子。 他们三人兴致勃勃地来到园子中央的宽大的“读书堂”。 它有房三大间,中厅是读书间,两侧是藏书室,藏有书二千四百卷。 司马光介绍说:“这是神宗皇帝赏赐的。 ”苏东坡很有兴趣地翻阅一下这些装帧讲究的古书。 翻了一会,回到中厅坐定休息,饮茶聊天。 苏东坡问司马康:“康弟,听说你读书很多,这里的书都读过了吗? ”康尊敬地说:“书是读了一些,比起苏学士来可差得远了。 ”“你喜欢什么书? ”苏东坡又问。 “历史。 ”司马康干脆地回答。 苏东坡大笑道:“同你爹一样,有出息。 ”司马康听了这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憨笑。 苏东坡呷了几口茶,漫不经心地扫视一下大厅,发现正堂上用隶书书写的一首诗《读书堂》,便兴趣盎然地朗读起来: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诵完,笑着说:“好。 司马公原来有那么大的抱负呀,钦佩,钦佩! ”司马光谦逊地说:山“不敢当,不敢当。 ”苏东坡扭过头,对坐在一旁的司马康说:“康弟,你能讲一下你爹这首诗吗? ”他不好意思地说:“解不好。 ”同时用眼角瞟一下父亲,司马光却不露声色。 “不碍事,解错了也不会责怪你。 是这样吗,司马公? ”苏东坡鼓励司马康说,司马光以笑作答。 司马康犹豫了一下,终于壮了胆子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这首诗的第一句说,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读尽了儒家的经典著作,独守此家学问。 第二句讲,他居住的地方虽有优美的园子,因专心读书,三年不游览一-次。 第三句讲,董仲舒把其他哲学学派的学说看作邪说,不愿学也不愿听,离它们越远越好,但被视为圣言的孔丘的学说却充满了他的肚子。 第四句讲,董仲舒借贤良对策宣扬儒家学说,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从此,儒家学说受到‘独尊’,‘百家’学说被取缔,消声匿迹了。 这样讲不知对不对,请苏学士指教。 ”苏东坡笑着说:“讲得好,讲得好。 ”司马康腼腆地低下了头,但心里高兴。 发布时间:2025-11-20 09:32:5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