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牧野之战讲的什么?纣王十七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周武王五万大军! 内容: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战争都是以少胜多。 譬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殷商与周武王军队的决战,也是商与周的决战。 在这场战争中,纣王出动了17万大军,而周武王只出动了5万大军。 但是结果却是纣王败了为什么呢? 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商朝末年,商专横跋扈,纵情美女酒肉。 他盲目地宠爱妲己,无视朝政,奢侈的生活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贫困。 当时,西伯侯姬昌看到这种现象,他不能忍受百姓受苦,于是他在暗中扩张势力的同时,假装效忠于商朝,一面又暗中扩展自己的实力,希望能与商抗衡,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第31位皇帝,当他继承王位时,商已经从繁荣走向衰落,并开始走下坡路。 此时,商的社会矛盾尖锐而危险。 周的野心开始慢慢显现。 纣王察觉到周的野心后,曾将姬昌囚禁了七年。 姬昌被监禁时,周的部落非常安分和态度真诚。 进贡时,不仅准时,而且进贡的数量也比平时多得多。 纣王错误地认为周不足为患,所以他放了姬昌。 商纣王勇猛善战,同时也是一个好大喜公,贪恋美色的国王。 在商纣王的挥霍下,商朝的国库很快就空了,但商纣王并不在乎。 他开始建造大规模的建筑,收集和刮除人民的财富,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纣王帝辛变得越来越过分。 他杀害了朝里的重要部长,囚禁了箕子,做出了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 这时,姬昌回到周,后,他开始派兵攻打大戎,又讨伐密须,这很快就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 后来,姬昌发动了三次战争。 这三次战争成功地切断了商朝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姬昌把周的首都迁到了丰,就这样,姬昌慢慢地为伐商做好了准备。 公元前1050年,西伯侯姬昌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 姬发继位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任命姜尚为总理,大力发展周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为能够与朝竞争做好准备。 经过充分准备,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发动了牧野战争。 商听说谋反,大为震惊。 然而,当时没有足够的士兵。 此时,朝各城已无精兵,东南援军一时无法抵达半会。 纣王没有任何依靠。 于是商纣王临时组织了一支17万人的奴隶大军来对付它。 但是奴隶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战斗技能。 面对周武王的50,000名精兵,他们只能麻木地当肉盾来阻止周军队前进。 由于无法抵抗,奴隶们很快转临阵倒戈。 姬发率领的军队气势磅礴,最终赢得了牧野之战。 牧野战争后,商朝再也无法反击。 商纣王帝辛绝望地在鹿台自杀,商也就这样灭亡了。 姬发赢得了战争,成为西周的开国皇帝,并在西周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 这是牧野之战的故事。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初期的一个著名战例,结束了600年的商朝国王朝,建立了周,西部国王朝的统治,为周西部礼仪和音乐文明的全面繁荣开辟了道路。 牧野战争所体现的战略和战斗艺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4-08-01 09:08:14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