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内容: 还不知道: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 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的2人,其实有很多相似点。 例如:1、祖籍都在山西。 2、都骁勇善战、一战而冠绝当世。 3、都喜欢身陷敌阵,直取对方中枢。 4、人际关系都有缺陷。 (张辽与李典不睦,关羽不削士大夫。 )5、都有傲气。 还有就是,履职经历都有污点。 关羽虽与刘备义结金兰,但确实为曹操效力过。 张辽先后事主丁原、董卓、吕布、曹操。 而且每一次跳槽,都“害”过前任。 当然了,这个不重要,暂且不提。 这些都是小意思个人评价。 1、关羽,周瑜:熊虎之将。 程昱和郭嘉:万人敌。 刘晔:蜀地虽小,名将唯羽。 2、张辽,曹丕:“古之召虎”。 孙权:张辽虽病,不可挡也,慎之! 魏书:曹仁之勇,贲育弗加,张辽其次。 说明在曹营中,张辽排武将第2。 2人的成名作。 1、关羽:万军丛中斩颜良。 直接决定了战役的成败。 2、张辽:合肥突袭孙权,严重打击了吴军士气。 不过,尽管都冠绝当时,但只要仔细分析,2人还是有差距的。 我兄弟比我还要厉害一、张辽的战绩先来看张辽的主要战绩。 1、同关羽一起打颜良。 2、跟夏侯渊围昌豨。 3、随曹操剿二袁。 4、随曹操北伐剿灭塌顿。 5、天柱山击溃陈兰。 6、与乐进、李典大破孙权。 先聊聊合肥之战。 215年,孙权率军10万进攻合肥。 张辽召集勇士800突击吴军,从早晨杀到中午,吓得孙权躲进土垒,“吴军无敢当者”。 孙权见士气大跌,只好宣布撤退。 张辽乘势追击,大获全胜。 为什么敢? 起因居然是张辽没有领会曹操的意图。 曹操的原话:乐进守城,张辽、李典负责进攻。 张辽误认为,上级的决心是趁对手立足未定,采取突击的方式,搅乱孙权部署。 不过,张辽的建议得到了李典的支持。 要知道,李典的叔叔就是被张辽所杀。 拿个木匣子过来因公忘私,体现的是李典的气度。 于是,张辽精心挑选了800勇士,好肉管饱、好酒管倒,随后,凭借行动的出其不意和优异的指挥控制,再加上东吴军队的混乱部署,取得了突袭成功。 而且突围出来后,发现还有部属身陷敌阵,张辽又率部杀回重围,救出全部友军。 经历此战,吴军再也无心攻城,孙权只好撤退。 综合来看,战场大捷,除了张辽的个人武勇,靠的是同僚李典的真心支持,乐进的通力配合。 我们一定配合好而且以此战为例,历次张辽都不是孤军作战,都是在上司或者同伴的支援下,取得的局部战功。 当然了,突出的战果也确实影响了整体战局。 但是在指挥上,要么是夏侯渊的副手、要么是跟曹操出征。 即使是在逍遥津,李典、乐进和他也都是平级。 二、关羽的战绩而和张辽不同,每次作战,关羽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帅。 例如为配合周瑜围攻南郡,是关羽1人“绝北道”,独自阻止了曹操的北方援军整整1年。 至于说关羽不懂防守。 那在东吴背刺前,为何又能独自镇守荆州,抵御曹操大军整整10年? 若论进攻,先了解一下被人诟病最多的襄樊之战。 公元218年,曹操手下最好的将军曹仁进驻荆北,位假节,为的就是对付关羽。 同年10月,侯音暗通关羽在荆北起事,次年(219年)曹仁平叛,屠宛城。 关羽趁势进攻,从江陵突进500余里,击败曹仁,进至襄阳,围曹仁于宛城。 由于曹操新败于汉中,折了夏侯渊,元气大伤。 只好派于禁、庞德前来救援。 刘备只是派人传了任职命令,封关羽为假节,默许他北伐。 赋关羽以便宜行事的诸侯之权。 这下情况比较严峻了面对坚城壁垒,关羽围点打援,趁19年8月洪水暴涨,水淹七军,俘于禁,斩庞德,活捉曹军3万余人。 在同样历经汉中大战,蜀中“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刘备也无余力来救的情况下。 荆州军不过3万左右,此战实属大捷。 此时,曹操手下夏侯渊已死,曹仁被围,张辽在东线负责合肥防御,五子良将排位第一的于禁被擒,徐晃被关羽吓得不敢动。 在如此微薄的兵力下,牵制敌人如此多的将领,实乃“威震华夏”。 正面来确实是敌不过更了不得的是,曹操是真的慎重考虑迁都了。 虽然关羽深知自己兵力有限,不能深入,但采取遥寄印信的方式,煽动敌后方各路武装起义,使曹魏在荆北的防御体系摇摇欲坠。 若不是蒋济和司马懿积极谏言,稳定了曹操情绪。 至反董卓起兵以来,是唯一一次曹魏势力面临根本动荡的情况。 毕竟,即使是官渡之战,面对5倍于自己的袁军,曹操也未曾考虑过迁都。 这基本上是三国时期决定性转折的重要时期。 在此紧要关头,原本的盟国东吴,终于答应与曹操联合会剿关羽。 还是司马懿冷静同年10月,曹操大军南下,一方面告知关羽孙权已破盟倒戈,引起关羽疑虑。 一方面为徐晃增兵,会和曹仁、满宠,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向关羽发起会战,取得一次胜利。 关羽只好撤了樊城之围,退过汉水。 但此时的关羽仍然控制了襄阳。 与曹操众将之间也不过不胜不败的对峙之势。 只是,孙权的背后偷袭却悄悄展开了。 吕蒙白衣渡江,再加上负责后方防御的糜芳、士仁临阵倒戈,拱手献城,使荆南重镇全部沦陷。 说关羽头脑简单,不会研判形势的。 这下还能有什么办法事实上,只要糜芳等人固守城池。 即使东吴再怎么隐蔽的行动,也是攻不下关羽苦心经营10年,城防坚固的江陵和公安的。 至少也能拖延时间,固守待援。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让荆襄形势又回到起点而已。 一个敢断然拒绝孙权联姻,视江东群臣为鼠辈的关羽。 又怎么可能相信那摇摇欲坠的孙刘联盟,而完全不做好防备呢? 只是大战之前,由于糜芳和士仁犯了军法,有假节之权的关羽,留下了一句“还当治之”。 你这些计策是瞒不过我的又依然留2人负责后方防务的安排,使整体战局出现了重大隐患。 当然了,关羽轻待士大夫、不能处理好同僚的关系确实是致命的缺陷,但让他吃亏的,也许并非是战略上的大意和轻漫,而是他的傲气吧。 这样安排留下了隐患三、小结同关羽相比,张辽的个人武勇并不逊色。 以800破10万绝对能和关羽万军斩颜良媲美。 但从指挥权限和战役重要性来讲,从来没有独领一军承担过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比如与曹仁和夏侯渊这样的同僚相比。 当然,如果能够给张辽一次机会,也说不定会有优异表现。 只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只能从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做对比。 尽管襄樊之战的错误,以及带来的后果令人惋惜,以至于被放大镜放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不负名将的称号但回想一下荆州之失,为了围剿一个关羽及其不过3万之众,争夺不过数郡的部分荆州。 天下2大雄主曹操、孙权通力合作。 曹操这边,除开已经去世的夏侯渊和乐进,已转行内政治理的夏侯惇,负责其他方向防御的张辽和张郃。 派出曹仁、于禁、徐晃、满宠、庞德的豪华阵容。 孙权则动用了吕蒙和陆逊2大都督,再加上兵力占优、使出强攻、偷袭、劝降、夹攻等各种手段,靠着盟友背誓、国舅(糜芳)反叛同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才堪堪拿下年逾六旬的关羽。 2大都督同时上阵面对这样的围剿力量而失败,也算对得起这位名将了吧。 就好比当年垓下,项羽穷途末路,一人率孤军正面硬刚刘邦、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和天下兵马,再联想一下三国历史,又有哪位诸侯级别的人物,能比得上关羽呢? 发布时间:2024-08-24 10:02:28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