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代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裴秀绘制地图的背景 内容: 我国古代的地图,最初都是出于画工之手的“象地之图”,这种图缺乏实用价值。 到了西晋时期,出了一位制图家裴秀,他开创了古代绘制地图的新局面,结束了古代绘制地图的原始状态。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自幼纯朴、 善良,聪明好学。 二十四岁时,被同乡名将毋丘俭推荐到朝廷去做官。 257年,裴秀以行台(随军参谋)的身份随军出征。 大军一路上傍山结寨,依水行舟,结合地形部署战斗。 这使裴秀增长了许多地理知识,懂得了地图的重要性,引起了研究地图的浓厚兴趣。 268年,裴秀掌管着国家的文书图籍,能看到皇家秘藏的地理资料。 裴秀在阅读资料时发现,由于年代久远,古代山川地名变化很大,后来者牵强附会,以讹传讹,因而错误很多。 裴秀决心依据实际情况,纠正这些错误,绘制新地图。 他大胆采用以颜色示意表达不同地域的新方法。 经过四年努力,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和《方丈地形图》。 前者为历史地图,后者为减缩的西晋地图。 图成之后,裴秀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制图之体有六焉”的制图理论。 概括起来就是:缩尺(分率)、方位(准望)、距离(道里)、地形(高下、方邪、迁直)等六项制图原则。 这与今天制图原则相比,除表达经纬度的投影观念之外,全都相同。 271年4月3日(晋泰始七年三月丙戌),裴秀病逝,时年四十八岁。 裴秀绘制的地图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创新精神和制图理论,对后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04-20 09:00:0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