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董卓为什么西迁长安,古代长安是哪里? 内容: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这灾难最先降临到东汉京师洛阳人民的头上。 刘协被董卓立为皇帝时,才是个八、九岁的娃娃,一切朝政大权都操在董卓之手。 190 年(汉初平元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指潼关或函谷关以东)诸路军阀兴师讨逆。 董卓一方面派兵堵挡,一方面接受谋士李儒的谋划,迁都长安,扼守关中,以期西可退回老巢凉州,东可等待关东军阀的离心、火并。 自汉光武帝迁都洛阳以来,已经一个半多世纪,世代在此为家的洛阳官民哪个愿意西上长安呢? 董卓可不管这一套,他先处死了反对迁都的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三公中有两公(司徒杨彪、太尉黄琬)被免了职。 杀的杀,关的关,撤的撤,哪个官员还敢反对? 至于不肯离乡背井、丢土弃家的老百姓,董卓更不留情,下令:洛阳城及城郊二百里以内的人都得西迁,鸡犬不留,违者处斩。 190年4月4日,西迁的期限到了。 凉州兵将几百万老百姓编成许许多多小队,在一片哭骂喊叫声中,把人群向西驱赶。 每一小队百姓都有士兵押送,有敢于反抗、逃跑的,全部就地杀死。 只见沿路上拉家带口,牵猪抱鸡,牛车上缩着老人,襁褓中捆着婴儿,被杀死、踩死、饿死的尸体铺满路途。 正如建安诗人王粲所描绘的:“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为了灭绝众官、百姓重返家园的念头,董卓还下令:洛阳及其附近的建筑一律烧光, 物资全部毁掉。 可怜这座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亚洲、以至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被董贼彻底破坏了:豪华而雄伟的南、北二宫变成了一片瓦砾;东西宽六里、南北长九里的城市只留下了断墙残壁;城内二十四条纵横宽阔的大街和往日那繁华的市井,变成了没有人烟、没有声音的死亡世界。 象征着当时世界第一流学术文化的太学、灵台(观测天象的建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亦藏于此),以及藏有无数珍贵书籍的图书馆,也被夷为平地。 那个刚刚十岁的小皇帝,像董卓手里的玩物,被挟持到长安。 这真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发布时间:2024-04-20 09:08:44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