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贝多芬励志故事:耳聋的他从没有向命运屈服 内容: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波恩。 他的家庭很穷,展现出了音乐天赋的贝多芬。 被他父亲的当做“摇钱树”,父亲毫不犹豫地打骂,这使贝多芬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当贝多芬长大后,他更加痛苦。 然而,不断的挫折并没有使他屈服。 双耳失聪的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此外,还有一两百首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 其中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贝多芬失聪后写的。 “生活很艰难。 对于那些不愿意平庸的人来说,这是一场无休止的斗争,常常是悲剧性的,没有光彩,没有幸福,是在孤独和沉默中的斗争。 ”我认为,即使没有人看到或听到贝多芬的努力与艰辛,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正如他在晚年受到好评一样,至少受人尊敬的贝多芬成功了。 贝多芬的父亲过去常常把他拖到钢琴前,在那里他努力练上好几个小时,每次他犯了错都会扇他一巴掌。 邻居经常听到孩子因为疲劳和疼痛而哭泣入睡。 这是贝多芬的童年。 30岁时,多芬爱上了伯爵夫人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的父亲认为贝多芬出身卑微,所以她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位伯爵。 这给了贝多芬巨大的精神刺激。 据说他著名的《致爱丽丝》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虽然失恋让他难过,但更让他难过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变聋了。 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过着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或许还可以,但是在我的行业里,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1798年,28岁的贝多芬发现他的听力有问题,然后听力一天天衰退。 1822年,因为失去听力,贝多芬指挥歌剧《费德里奥》预奏失败。 他扔掉指挥棒,一口气跑回家,倒在椅子上,沉默了很长时间。 耳疾的恶化使贝多芬十分痛苦,他的负面情绪达到了极点。 他曾经写了一封遗书,陈述他的悲惨经历和不幸。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彻底崩溃,也没有一蹶不振。 他重新树立了对抗耳聋的决心,并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演出,仍然是他自己亲自担任指挥。 这次的演出非常成功。 然而,贝多芬依旧听不到如山似海一样的掌声和欢呼声,直到女歌手温葛尔把他拉向观众面前,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演奏结束后,贝多芬感动得昏了过去,但是没人料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贝多芬的一生很不幸。 作为一名音乐家,他失去了听力。 他也为了他热爱的音乐而终生没有结婚,但他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幸福快乐。 发布时间:2024-04-21 09:05:4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