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辅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内容: 王辅臣是明末清初之时的一位军阀,曾经两次反清也两次降清,是一位首鼠两端之人。 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王辅臣作为一个明朝人,投降了清朝后,又还有多达9次的叛变。 然而,清朝的历代君王,从多尔衮到顺治到康熙,对王辅臣都比较好,不断地给他封官进爵。 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此后王辅成却多次自杀。 甚至让下人在他的脸上蒙上桑皮纸,把自己捂死。 桑皮纸没能把他捂死,最终他喝毒酒自杀,终于成功。 那么,王辅臣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王辅臣原先是一个官宦人家的仆人,从小跟着他姐夫。 不过,他生性好赌,有一次,一次性地输掉了他姐夫的六百两银子。 他姐夫非常生气,准备把他给射杀了。 但是一箭没有射中,反而被王辅臣给反杀了。 说起来,这是王辅臣一生中的第一次叛变。 王辅臣杀掉自己的姐夫后,投奔了当时的大同总兵姜瓖,成了姜瓖手下一个叫做王进朝的人的义子。 后来,李自成起义如火如荼发展起来,打到大同的时候,姜瓖背叛明朝,投降了李自成,王辅臣也跟着投降,成了农民军的一员,这算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叛变。 不过很快,吴三桂就引清军入关,攻打李自成。 而李自成则节节败退。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投奔了李自成的姜瓖,又改为投降清军。 自然,王辅臣也跟着投降了清军,这是王辅臣一生的第三次叛变。 虽然姜瓖投降了清军,但是他却觉得清军没有重视他,还对他呼来喝去,让他没有得到尊重。 他看到很多投降了清军的明朝大将,又纷纷反正,因此,姜瓖自称“兴汉大将军”反正。 王辅臣当然也在其中,这是他人生的第四次叛变。 大同军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王辅成是一员最厉害的骁将。 与大同军作战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大哥阿济格。 阿济格多次与王辅成作战,但是都败给了王辅成,后来,多尔衮连续两次率军亲征王辅臣,也没打赢。 此后,由于清朝的统战,王辅臣投降了阿济格。 算起来,这应该是王辅臣第五次叛变。 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对王辅臣非常重视,提拔他为一等侍卫。 顺治皇帝派洪承畴征讨西南,把王辅成派到了洪承畴的身边。 王辅臣作战勇猛,战争结束后,洪承畴保举王辅臣成为总兵。 再接着,吴三桂征讨西南。 吴三桂当时就已经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他对王辅臣这样的骁将极力拉拢。 于是,王辅臣又来到了吴三桂的身边,成了吴三桂手下的一员大将。 如果说,从洪承畴手下转为吴三桂手下,也是一次叛变的话,王辅臣这是第六次叛变了。 王辅臣投奔了吴三桂,最终帮助吴三桂抓住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王辅成在吴三桂那里,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有一次,吴三桂的侄儿和王辅闹僵了,吴三桂侄儿问他,敢不敢把一碗有苍蝇的饭吃下去。 王辅臣说,他连亲贵的脑髓都敢吃,何况是苍蝇。 这事儿,后来被添油加醋传到吴三桂的耳朵里,变成了王辅臣敢吃吴三桂的脑髓。 吴三桂很不高兴,于是传话敲打他说,你们侄儿辈的人开玩笑可以,但是别把老夫我扯进去了。 王辅臣觉得吴三桂不公平,害怕吴三桂整治他,所以他又叛变了。 最终他到了云南,担任平凉提督,从此算是离开了吴三桂。 说起来,这应该是王辅臣第七次叛变了。 当然了,王辅臣并没有和吴三桂完全断绝关系,王辅臣离开的时候,吴三桂还送了两万两白银给他,因此他和吴三桂一直保持着联系。 后来,吴三桂叛变,拉拢他一起造反。 不过,他却把吴三桂给他的信交给了康熙,这显然又是他的一次叛变,也就是第八次叛变。 但是,随着吴三桂声势变大,王辅臣也举兵响应吴三桂。 但康熙又对他进行统战,结果他反过来又投奔康熙。 康熙还是让他担任平凉提督,加封太子太保。 王辅臣这就是第九次叛变了。 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王辅臣虽然并没有受到责备,但是他却不断地自杀。 康熙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派人监督他,不准他自杀。 但是王辅臣经过一番折腾,还是遣散家里的所有僮仆,喝毒酒自杀身亡。 那么,王辅臣为什么要自杀呢? 显然,王辅臣这样一个多次叛变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清朝初年的时候,刚入关,天下不太平。 他打仗非常厉害,各方面都要利用他。 但是等到天下平定以后,王辅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对于这样一个多次叛变的人,康熙怎么可能容忍他存在呢? 对于王辅臣来说,与其提心吊胆活着,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这样的话,还可以保住家人。 而事实上,最终康熙只杀掉了他的儿子,并没有为难他的家人。 不管怎样,这就是变节者的下场吧。 发布时间:2024-04-21 10:06:5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