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巾军起义的过程,曹操和袁绍谁更厉害? 内容: 洛阳,这座古老的城市,位于黄河中游的南岸,北邙山脚下,洛水在她的脚下绕过。 东汉王朝在这里建都,已经有150年了。 如今,这座古老的都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残破呢? 以前,在洛阳都城内居住着大批的官僚和豪强地主,他们大量兼并土地,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有一连几十幢的高楼,奴役着成千上万的奴婢,大肆搜刮金银财物,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 东汉豪强地主有两大集团——外戚和宦官,他们作威作福,鱼肉人民,政治腐败透顶。 到东汉第十一代皇帝灵帝时,宦官集团独掌大权,把东汉王朝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终于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市农民大起义。 农民起义烈火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灼热的岩浆变为燎原的大火,东汉王朝就象一棵枯树,马上就要被熊熊烈火吞噬。 这支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个个头扎黄巾,手持刀矛,威风凛凛,英勇善战。 他们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革命口号鼓舞下,从四面八方向东汉王朝的巢穴——洛阳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杀贪官,镇豪强,烧官府,破庄园,其势勇猛,所向披靡,使东汉统治者惊恐万状,坐卧不安。 一些豪强地主躲在阴暗角落里出谋划策,向农民起义军进行反扑,象一只凶猛的饿虎,恨不得一口把农民起义军吃掉。 东汉政府经过一番紧张的策划,派出一支反动官兵,由卢植、皇甫嵩、朱伤等率领,向农民起义军猛扑过来,他们采取血腥镇压的办法,把农民起义镇压了下去。 然而东汉王朝也就从此土崩瓦解。 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大小官吏和豪强地主也都纷纷趁机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地盘,此争彼夺,成为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势力。 他们互相攻杀,互相争夺,演成一场空前澈烈的军阀大混战,致使黄河流域生产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大军阀董卓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驱迫洛阳一带的百姓一起西行,放火烧掉洛阳宫殿和周围百里的村庄,使洛阳周围百里一空如洗,久久不见人烟。 在这场军阀混战中,经过兼并,最后力量比较强大的是袁绍和曹操。 袁绍与曹操自幼相识,本来是朋友,汉献帝初平元年共同讨伐董卓,以后在军阀混战时期,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河北,分头发展,中般维持着友好的关系。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祖父曹腾在宫中当了三十多年宦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曹操出身在一个宦官家庭。 后来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 袁绍,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人。 出身在一个一连四代有五个人做过三公大官的家庭里,势力比较大。 他是一个极其阴险刁滑的家伙,早在各路人马讨伐董卓时,就藏有野心。 发布时间:2024-09-09 09:07:5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