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武宗真的是昏君吗?详解毁誉参半的明武宗 内容: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武宗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 那明武宗都有哪些功过呢? 请听我详细道来。 如果把明朝16位皇帝的军事才能做个排名,明武宗朱厚照肯定能排进前五,甚至前三。 为什么这样讲呢,具体理由和例证如下:第一,明武宗重视边防和军队建设,他在位期间一扫前朝颓势。 朱厚照继承皇位之际,明帝国已走过自己的巅峰时刻,包括北方边军在内的整个军事体系日渐衰败,部队战斗力与明初相比严重下滑。 朱厚照的老爸明孝宗在位期间,虽然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局面,但其武功方面同样“惨不忍睹”,例如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7月,宁夏镇明军出动6000兵马分3路突袭、扫荡贺兰山,先后与敌交锋6次,才取得杀敌42人、掠获驼马百余匹的战果。 为此,明武宗执政后就多管齐下,力图重振明军雄风。 他采取的措施包括——边军京军互调、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城内亲自操练士兵、提高武人地位,等等。 史书上以朱厚照改名为朱寿一事来说明朱厚照是“顽童皇帝”,这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讨论一下。 当时军队名为天子之军,你让他指挥一下试试,怕不是土木堡再现! 所以,皇帝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就被剥夺指挥职权了! 每当皇帝想要御驾亲征,大臣们便以土木堡为借口反驳。 武宗皇帝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改名朱寿,赐大将军,借着这个油头指挥军队。 再看正德时期,诛除刘瑾,平定安化王,宁王叛乱,击败小王子,赈灾免赋,这怎么看也不像昏君吧? 到了生命尽头,武宗依然心如明镜,告诉身边人“朕疾不可为。 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 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国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敢于认错,敢于担当,这样的皇帝起码比那个只会喊“诸臣误我”却赢得好名声的不肖子孙明白多了;最后大臣给他上谥号“毅皇帝”,这是一个正面的评价:致果克敌曰毅,强而能断曰毅,英明有执曰毅! 明武宗虽然有一点任性、有一点嚣张、还有一点小疯狂,但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真实的、有激情的人,一个不虚伪、不掩饰、活得明白的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工作娱乐两不误,政绩卓有成效,这样的君主就是明君! 明武宗朱厚照虽然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他知人善用,大事不糊涂。 为人处事果断,即便从小跟他一起玩到大的刘瑾,犯了事情一样也逃脱不掉。 从他到庙号“武”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有一定作为的,历朝历代庙号为武的可不是这么容易得到的。 发布时间:2024-04-22 10:03:1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