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备想投奔孙权,刘备、孙权的关系怎么样? 内容: 在刘备刚刚被曹操打败的危急时刻,心存观望的孙权,以给刘表吊丧为名,派鲁肃到襄阳探听消息,在当阳地方碰上了慌忙逃走的刘备,并向他陈述了孙权愿意与他联合的想法。 这一建议,正符合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而且也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途径。 因此,立即决定走联孙抗曹这步棋。 孙权孙刘联合,共拒曹操,虽然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但是,在孙权内部,却充满了主战、主和两派的矛盾,就是孙权本人也还在犹豫不决。 正在孙权决断不下的时候,诸葛亮来到了柴桑(东吴国都,今江西九江市)。 面对这样的局面,给诸葛亮使命的完成增加了困难:他不仅要驳斥主降派的种种谬论,还要抓住孙权的矛盾心理,促使孙权在权衡战与和的天秤上,给主战一方增加有分量的砝码,从而作出联合拒曹的决策。 这一天,阴云密布,冷风呼啸,一片紧张而沉闷的气氛,笼罩着江南大地,诸葛亮怀着急切的心情去谒(yè)见孙权。 不料,刚进门就被以张昭为首的一群人围住了。 你一言,我一语,一场激烈的争辩开始了。 身穿儒服的诸葛亮,端庄自重,从容不迫地应付这突然出现的紧张局面。 只见他以精辟的见解,铁一般的事实,回击着主降派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首先跳出来纠缠诸葛亮的是张昭。 他在袁绍部下被曹操吓破了胆,才逃到江东来的。 到江东以后,心存余悸。 一听到曹操要进攻这里,早就胆战心惊,唯恐自己的妻室儿女遭殃,自己的脑袋搬家,就一心主张降曹,以苟延性命。 因此,他一见主战的诸葛亮,便以讽刺的语调说:“听说刘豫州三顾茅庐敦请你出来辅佐他,还说什么得到你,就象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但不知先生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帮助他打天下? 先生隐居隆中的时候,自比管仲、乐毅,要知道管仲、乐教是何等了不起的人啊! 他们帮助齐、燕所建立的勋业,至今为人所称赞。 现在,你跟随刘备,只弄得丟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丢盔弃甲,连个容身之地也没有,十几万老百姓跟着你受拖累,哪一点比得上管仲、乐毅呢? ” 发布时间:2024-09-27 09:05:2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