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魏孝文帝几岁登基? 魏孝文帝简介 内容: 魏孝文帝,名叫拓跋宏。 五岁的时候,皇兴五年(公元471年),他的父亲魏献文帝拓跋弘便把皇位传给了他。 魏献文帝为什么这么早就传位呢? 是因为年龄太大,不能理政了吗? 不是,这时魏献文帝才十八岁。 是因为病重不能临朝了吗? 也不是,在魏孝文帝亲政以后,他还参与摄政数年。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得从当时宫廷中的人物关系谈起。 魏献文帝即位的时候,也才十三岁,朝政由他父亲的皇后文明皇后参与。 文明皇后的娘家姓冯,史称冯太后。 冯太后,是个历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凡事有独到的见解。 但是,她却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听不进不同意见。 如果她要用张三,魏献文帝用了李四,她便大发脾气;如果她要这样办,魏献文帝那样办了,她便怄气不吃饭。 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别扭。 封建时代,皇帝的儿子统称皇子,从皇子中选定的继承人就是皇太子。 皇太子,一般说是最大的儿子,但有时也有例外。 北魏的制度规定,皇子一旦被立为皇太子,他的生身母亲就得赐死。 所谓“赐死”,就是皇帝颁布一道诏书,命她自杀。 这本是一种迷信。 大意是说,皇帝本是天上玉帝派往人间的当然统治者,故又名天子。 皇帝的生身之母是奉命送皇帝下凡的玉帝的使者。 立为皇太子后她就算完成了任务,该回天廷复命了。 魏孝文帝三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他的母亲当即死去,由他的祖母冯太后教养。 他很聪慧,也很听冯太后的话,冯太后觉得这个年纪幼小的孙子比逐渐成人的儿子容易驾驭,所以时刻想让他早点即位,甚至为此想谋害魏献文帝。 魏献文帝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 冯太后虽不是他的生身之母,但他不愿把矛盾扩大。 同时,他也很喜欢魏孝文帝。 因此,他便想早点传位给皇太子来缓和矛盾。 于是,有一天,魏献文帝对冯太后说:“母亲! 太子宏儿年幼聪慧,且至亲至孝,去年我身上长了一个痈(yōng),他亲自用嘴把脓血吸出来,使我的痈很快好了。 我们家有这样的继承人,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准备把皇位早点传给他,让他早点亲政,长大一定能给祖宗江山增添光彩。 ”“你说的很是。 ”她急忙回答:“宏儿才智过人,知书明礼,确是我家社稷砥柱,你快把位传给他吧。 ”就这样,五岁的拓跋宏便即了帝位,尊献文帝为太上皇,尊冯太后为太皇太后。 发布时间:2024-10-07 09:00:0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