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内容: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 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 “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官。 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 这五个人里除了右将军乐进是曹操嫡系之外,其他都是降将。 张郃最初是袁绍麾下的人。 于禁原属鲍信麾下,徐晃原属杨奉麾下。 而张辽原属于董卓和吕布麾下。 于禁加入曹操阵营的时间最早,其次是徐晃,再次是张辽,最后是张郃,这五个人里为何公认张辽居首。 在刘备,孙权和曹操三个人里,公认军事能力最高的就是曹操,但重用宗室将领的也唯有曹操,一生中只相信曹姓和夏侯姓的宗亲将领。 对外征讨基本上也是亲自领兵作战。 曹操是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但也是一个多疑的人,一生中只相信曹姓和夏侯姓的宗亲将领,对于外姓能人虽极力笼络、唯才是举,但轻易不肯赋予兵权。 这种矛盾的也许和性格有关,或许是每一个上位者必须与生俱来的本能,不过曹操有些严重罢了。 张辽字文远,雁门郡马邑县人,可谓边塞人氏。 张家虽世居雁门,祖上却并不姓张,而是姓聂。 张辽出生不高,但家境还不错。 因此能够自幼习武读书。 并得以出任小吏。 在郡中当了一名小吏。 此时的并州刺史丁原见张辽小伙子不错,勇猛过人,就招募到麾下为校尉。 虽然只是一名最基层军官,但显然出了惊人的指挥能力。 但由于地位太低,现在的张辽只能随波逐流。 跟着并州系南征北战。 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并州军并入凉州系后,张辽就开始跟吕布混,吕布迁刚刚二十出头张辽任骑都尉。 随着吕布与王允联手刺杀董卓,吕布的地位不断地提高,张辽已被朝廷授予北地太守。 再往后就是吕布与曹操交兵,公元199年2月,吕布在白门楼丧命,作为吕布的非嫡系将领,张辽归降曹操。 曹操很看好张辽,对张辽以礼相待。 张辽认可了眼前这个人才是自己的真命之主。 曹操立拜张辽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 张辽这时才三十岁。 公元202年,张辽跟随曹操跟随讨袁绍长子袁谭、当年八月。 曹操派张辽独领一军向北攻占赵国、常山二郡。 至此张辽已经可以独立领军。 张辽不仅成功地拿下二郡,还招降了太行山附近的诸多贼众及黑山军一部。 捷报传来,让曹操不禁另眼相看。 于是,当满面风尘的张辽在奏凯还邺之时,曹操不仅亲自出城郊迎,命其为荡寇将军。 因为此功,张辽晋爵都亭侯。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讨伐刘琮,意图占据荆州。 可惜后来在赤壁大战中败北。 曹操在战略上趋于守势,公元214年七月,曹操征伐孙权,这次双方打个平手,曹操回兵之后。 只给驻守合肥的张辽、乐进、李典留下了七千余人。 后来就成就了张辽威震逍遥津。 孙十万一战成名。 具体就不细说了。 为此,曹操加封张辽为征东将军。 继续驻守合肥。 公元220年,曹丕继任为魏王,升任张辽为前将军,晋爵都乡侯。 后曹丕篡汉自立。 他晋封还在前线督守的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 第二年,张辽回到洛阳,曹丕与张辽会面的时候,还提及逍遥津之战。 这场让张辽封神的战役令曹丕无比神往。 公元222年,张辽抱病击破东吴大将吕范。 同年张辽病逝于江都。 曹丕下令谥其为“刚”。 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张辽之所以能位列“五子良将”之首,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是,能力惊人,文武双全。 第二是,忠心不二,智勇兼备。 第三是勋绩累累,战能卓异。 后人评价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看中的或许只是张辽的战绩,但其实从曹操和曹丕的视角去看,张辽敢于牺牲忠诚不二心无旁骛才是更可取的,这些都是职业军人应有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4-10-07 10:10:5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