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魏孝文帝都派谁前往三地镇守?三个重镇都是哪里? 内容: 当时的首都设在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市,史称代都。 这是因为拓跋氏的祖先,在未建北魏政权以前,曾经建立过一个国家政权名为代国,首都就是设在这里,所以一直沿用下来。 代都北面的怀朔(今内蒙古包头市一带),西南的雍州(今陕西咸阳至钢川一带)和东南的定州(今河北定县一带),是当时的三个重镇,经常发生骚乱,魏孝文帝准备派三个得力大臣去镇守这三个地方。 考虑的结果是,派汝阴王拓跋天赐镇守怀朔,南安王拓跋桢镇守雍州。 这两个人都是他的祖父魏文成帝的弟弟,过去对国家都有过贡献。 只是这第三个人暂时找不到,心里犯愁。 魏孝文帝召见了汝阴王拓跋天赐和南安王拓跋桢,对他们说:“翁(下辈对长辈的称呼)等乃朝廷大臣,论家族又是我的叔祖父,识多见广,曾经为国家立过不少功劳。 今日委翁等一位出镇怀朔,一位出镇雍州。 你们到那里一定要牢记三件事:一不能因自己是皇亲宗室而仗势欺人,有恃无恐;二不能奢侈腐化,贪赃卖法;三不能饮酒作乐,不理政事。 联有言在先:有功必赏,有罪必罚,翁等善自为之,莫谓言之不予也。 ”南安王和汝阴王照例客套地回答:“臣等谨遵圣渝,不敢有违! ”然后,下得殿去,走马上任去了。 他二人走后,魏孝文帝又想起了派往定州的人选问题。 他把自己学过的历史重温一遍,忽然一个生动的历史画面映现在他的脑中,那就是周文王渭水河拉纤。 传说,姜尚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不得重用。 周文王知道了,在渭水河访到了他。 并且让他坐在自己的船上,周文王亲自到岸上拉纤。 之后,姜尚帮助文王奠定了天下。 他想,天下之大,埋没的人才不知要有多少啊! 如果不能像周文王一样去发现人才,去礼贤下士使用人才,就难奠定万世基业。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决定把这个人派往定州。 发布时间:2024-10-12 09:09:0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