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十步笑百步什么意思?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里? 内容: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选段: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好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没有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打仗导致人口大批量伤亡。 而当时并没有国籍制度,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觉得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 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象征这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终年战争不断,苦坏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这样的情况后,决定周游各国,去劝说那些好打仗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国家大事尽心尽力,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小事上也对百姓的照顾也非常周到,为什么我国的人民数量并没有增加? ”孟子问梁惠王说:“那您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子民呢? ”梁惠王说:“若河内有了灾荒,我就把人们移到河东去;如果河东今年的收成不好,我照样也会把人们移到河内去。 放眼望去,有哪一国的国君能像我这样做到这么细心的呢? ”孟子笑着说:“让我来拿打仗给大王举一个例子,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逢,避免不了要进行一场战争。 战争过后的结果就是,被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士兵们纷纷飞奔逃命,有的逃了五十步,有的逃了一百步,逃了五十步的就耻笑逃了一百步的人“贪生怕死”,您认为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形呢? ”梁惠王说:“那这肯定是不对的,有些士兵只不过是自己跑得慢而落后了别人五十步而已。 ”孟子接着说:“同样的道理,你虽然在小事上照顾了平民百姓,但是你喜欢打仗。 一但打起仗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死去,最后遭殃的还是百姓。 这不是与五十步一样吗?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两人并称为“孔孟”。 “仁政”、“民贵君轻”是最早由孟子提出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4-11-02 09:05:4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