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曹操是怎么当上济南相的?曹操当上济南相后有哪些功劳? 内容: 济南国位于东海之滨。 这里是西汉初年城阳景王刘章的封地。 刘章死后,他的后代便为他立祠祭祀。 济南一带立祠竟达六百余所。 青州(治所在今山东临淄北)诸郡也转相仿效,一时间,无论城镇乡村,到处祠庙林立,香烟缭绕。 每逢大祭日,更是鼓乐喧天,远近相闻。 那些地主豪绅,富商大贾乘机敲诈勒索,搜刮钱财,不知坑害了多少穷苦百姓。 这一天,济南城正值一年一度的大祭日。 傍晚的时候,城南十座大庙里,灯烛辉煌,就跟白天一样;在祭台上摆放着老百姓“敬献”的鸡鸭鱼肉、等各种供品。 随着一阵鼓乐声,一个姓朱的县令领着一群官吏和富商,走入正厅,朝着“城阳景王”的牌位拜了几拜。 拜过以后,便叫人把祭品移入后厅。 在那里,他们开始了丰盛的酒宴。 朱县令正正准备敬酒,忽然“哗啦”一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县令手中的酒杯不觉震落在地。 “不好了,正厅的庙墙倒了! ”一个卫士大叫着跑了进来。 “混蛋,好端端的墙怎会突然倒塌? ”朱县令怒骂道。 “来了一队兵丁,是他们……扒倒的! ”卫士惊忍地回答。 “胡说,有这等事? ”朱县令怒气冲冲地走到正厅一看,果然,一群兵丁正挥舞铁锨,猛砸墙头。 朱县令厉声喝道:“你们造反啦,光天化日,竞敢捣毁神庙,是谁叫你们干的? ”“报告老爷,”一个兵丁上前说道, “请别发怒,是国相老爷叫我们干的! 哪一个国相,竟敢这样! “就是任过洛阳北部尉的曹操,新上任的曹国相康”一听说是曹操,朱县令顿觉身子凉了半截。 他想到蹇硕叔父被打的情形,便立即放低了声音,就连富商们听说曹操到了济南,也都暗自心惊,一个个悄悄地从后厅溜走了。 不一会,一座富丽堂皇的神届变成了一堆废墟。 永平曹操为什么要下令拆庙呢? 他向来不信鬼神,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农民起义的风暴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他意识到,要防止农民起义,维护地主政权,必须改革弊政。 曹操到了济南国以后,看到处处祠庙林立,迷信活动猖獗,老百姓怨声载道,深感要安定民心,必须从禁绝祭祀做起。 于是,他下令:立即拆毁一切祠庙,禁止事切祭祀活动。 结果不到二个月,济南国境内六百余所大小祠庙全部夷为平地,擅自搞祭祀活动的,也都受到惩办。 曹操还发现,济南国十余个县中,大部分县令都收受贿赂,“脏污狼藉”,他们依仗朝廷中有后台撑腰,知法犯法,毫无顾忌,历来的国相竟没有一个敢检举揭发的。 可曹操不怕,经过详细察访,他一连罢免了八个县令,包括那个带头搞祭祀的朱县令在内。 这两件事震动很大,一些有牵连的贪官污吏,恶霸豪强,都惊慌失措,纷纷逃离济南国。 于是,济南境内社会风气大为改观。 曹操的这些行为,自然又触犯了朝中权贵。 但曹操又不愿改变主张,迎合权贵。 他终于感到势单力薄,很难与他们抗衡。 于是,当朝廷准备调他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时,他便托病辞职,回到了家乡谯县。 在谯县城东五十里处的一条名叫泥水(今大杨河)的小河旁,他盖了一座小屋,同卞氏一起安居下来。 不久,卞氏生子曹丕。 他断绝了与宾客的交往,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每年春夏读书,继续研究和注释兵法;到了秋冬时节,便骑马打猎,自寻娱乐。 他准备过二十年以后,等天下太平了,再重返仕途。 但是,急剧的形势变化打破了他的想法当时,西部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豪强将领韩遂、马腾,起兵叛乱,直接威胁到洛阳。 汉灵帝为加强防卫,在洛阳西园建立了一支中央禁卫军,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 曹操接到任命,只得带着家眷来到洛阳。 他当时的愿望是能当上征西将军,如果死了,能在墓碑上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也就心满意足了。 却视受曲然而,他这愿望未及实现,京城洛阳就爆发了一场大动乱。 发布时间:2024-11-08 09:03:4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