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长孙顺德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内容: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顺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隋朝大将军长孙恺之子、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堂叔。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时期,门荫入仕,起家右勋卫。 逃避攻打高丽战役,投靠唐国公李渊,配合刘弘基招兵买马。 晋阳起兵后,担任统军,平定霍邑、攻破临汾,生擒名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 唐朝建立后,拜左骁卫大将军,册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追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余党。 唐太宗即位后,深得重用。 居官贪贿,坐罪免官。 起任泽州刺史,折节为政,卒于任上,追赠荆州大都督、邳国公,谥号为襄。 永徽五年(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长孙顺德,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族叔。 祖父长孙澄,北周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刺史。 父亲长孙恺,隋朝时官至开府。 长孙顺德在隋末时虽然也曾担任过一名小官右勋卫,但也不能幸免被征去参加攻打高丽的战争,为了躲避辽东之役,长孙顺德逃匿于太原。 由于族侄女是太原留守李渊的儿媳,长孙顺德被李渊收留成为门客。 追随李渊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而起兵反隋,并且引突厥兵围攻太原。 李渊趁机令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在当地以抵御突厥为名大量招兵,很快就接近万人。 李渊将这些兵交给李世民、刘弘基、刘文静和长孙顺德来管理。 太原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是炀帝的亲信,名义上是来协助李渊,实际是来监视李渊。 他们见李渊招兵,本来就起了疑心。 李世民没有官职,长孙顺德、刘弘基、刘文静都是隋朝的罪犯,让这样一些人领重兵,使王威和高君雅更觉得李渊有“异志”。 他们最初想趁晋祠祈雨的机会除掉李渊,但是消息走漏,李渊决定先发制人。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渊令李世民社伏兵于晋阳宫,严格控制出入。 五月十五日清晨,李渊邀请王威、高君雅来晋阳宫议事。 不久,刘文静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来到庭院中,说有人要造反。 李渊故意目视王威,让他取状先看,刘政会不给,还说:“所高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 ”李渊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岂有是邪! ”急忙交给高君雅看,原来状上写的是“威、君雅引突厥入寇。 ”高君雅才明白这是李渊一手策划的,于是大骂道:“此乃反者欲杀我耳! ”说完二人匆忙往外面逃,却发现李世民已经率兵封锁了道路。 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突然从后面冲上来,把王威、高君雅抓获,囚禁起来。 几天后,突厥正巧入侵太原。 事平之后,所有人都相信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于是李渊名正言顺的处死了二人,正式起兵。 功勋之臣李渊起兵后,任命长孙顺德为统军。 长孙顺德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皆有战功。 不久,与刘文静在潼关攻打屈突通,每次作战都挫败屈突通军的锐气。 等到屈突通将要逃奔洛阳时,长孙顺德追至桃林,将屈突通擒获送到京师,于是略定陕县。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拜任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长孙顺德参与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击讨李建成余党。 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十月十八日,赐封长孙顺德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赐以宫女。 唐太宗对长孙顺德比较信任,有时为了处理政事,就让他夜宿于中书省。 坐事除名后来长孙顺德在监督奴仆时,发现数奴联合偷盗宫中财宝,依法应将这几个奴仆斩首示众。 但是顺德接受了这些人给他的贿赂—一些丝绢和金银,他便将这件事压下来,放过这几个人。 这件丑闻终于暴露出来,被宫廷大臣及奴仆都知道了。 于是唐太宗对近臣说:“顺德论身份是外戚,论功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以说富贵到家了吧。 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藉,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自己的言行为人民作出榜样,我会与他一起共同享用国库,他怎么不守气节不顾名誉,搞出贪污受贿的丑闻呢? ”按理应该将长孙顺德下狱治罪,但是唐太宗思量再三,惋惜他的功劳,不忍心问罪,反而在宫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以此刺激他的愧悔之心。 大理寺少卿胡演向太宗提出:“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 ”太宗回答说:“人是有灵性的,给他这点绢对他来说胜于刑罚。 如果他仍然不觉惭愧,那就像禽兽一样了,杀了他也没有用。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与李孝常来往,受到牵连,取消原有官职。 折节为政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翻阅功臣图,看到长孙顺德画像时伤心怜悯他,于是派宇文士及前往看视长孙顺德,见到长孙顺德精神颓废,一副醉态。 有人议论他活到头了。 唐太宗不久后起用长孙顺德为泽州刺史,恢复其爵位和食邑。 长孙顺德以往放纵自己,不守法度。 重新任职之後,放下架子认真办事,严明纪律。 原先,一些官吏接受了百姓的贿胳,长孙顺德一一追究,一个人也不放过,于是被人称为好官。 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都在本郡之内占有数十顷好田,长孙顺德一齐上报并且追回来分给贫穷农民。 后来又因犯法而被免官。 得病后,唐太宗听到消息产生一种鄙视心理,对房玄龄说:“顺德这种人没有慷慨的气节,却有儿女之情,现在得了病,咎由自取有什么值得问候的呢? ”不久,长孙顺德去世,唐太宗为其停止上朝,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他为荆州都督,谥号襄。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追改封为邳国公。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发布时间:2024-11-15 10:10:2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