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佗不爱富贵, 拒受孝廉专心行医 内容: 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生,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华佗拒受孝廉的故事。 当华佗踏遍彭城(今江苏徐州)、甘陵、东阳等地,回到故乡的时候,标志着辛劳和年龄的一道道皱纹已经爬上了他的额头,他已经是四十开外的人了。 和往常一样,这天夕阳西下,炊烟裊袅( nio鸟,烟气盘旋上升的样子),鸟归巢,鸡回窝的时分,华佗才背着药囊和干粮袋,结束一天行医的工作,走回村子。 一个等在村口的少年,老远看到了他,就奔跑过去,抢过他肩上沉重的药囊,气喘吁吁( xU虚)地喊道:“父亲,你今天,上哪儿去了? 跑遍了你常去的几个村子都找不到你。 ”“家里出了什么事? ”“你猜猜看! -喜事,快回去吧! ”回到家里,果然象人家办喜事一样,屋子里挤满人。 主人一回来,人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打招呼。 年轻人叫着:“恭喜,恭喜! ”“华叔走运啦,请我们喝酒! ”年岁大的老成持重地说:“您举孝廉①啦! 这是您的造化(幸运的意思),也是咱们全村的光彩。 ”“二十万人举一个,四十岁以上才有资格,真不容易啊! ”“当今不是皇亲国戚 的要想做官, 没有‘孝廉’的资历就做不成。 您今后再也不用走村串寨,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地辛苦了。 ”妇女们说的又是一番话:您要高升了,我们又高兴又不高兴。 ”“您走了,穷苦人生病只好听天由命了。 ”不知哪个突然冒出一句与喜庆祝贺气氛很不协调的话:“当今的孝廉,既不‘孝’,也不‘廉’谁想要做官,就可以出钱买一块这个‘金字招牌’。 什么孝廉不孝廉,都是假的,是欺骗百姓的。 ”说话人大概是意识到了这话对主人不礼貌,接着又补充道:“不过华医生并不是这样的人,请别见怪。 ”“说得对, 说得好! ”华佗出 人意料地说。 这时,村上的老学究吴大爷也开腔了:“现在有一首流行的童谣,不知你们是不是听过、见过,我念给大家听听:举秀才①,不知书。 举孝廉,别父居。 不真饼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邑(ntin教)。 华佗听完,幽默地对大家说,我现在已经没有父母,也不想做官,所以这“孝廉”的称号我也不必戴上,也没有这个福分去做这个孝廉。 华佗拒绝了当孝廉的机会,继续和当地的百姓生活在一起,每天上山采药,研读医书,为乡亲们治病。 发布时间:2024-11-23 09:09:0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