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诸葛亮离开隆中,与刘备等人登上政治舞台 内容: 刘备站了起来,紧紧地握住诸葛亮的手,连声说道,“高见! 实在是高见! 真是相见恨晚啊。 你是盖世奇才,不能长期空老于林泉之下,我愿先生以颓危的汉室为念,请助刘备一臂之力吧! ”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些见解是他长期来隐居隆中时分析形势的结论;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如鲁肃等人的共同看法;当然,它更是刘备长期追求而又不明确其实现办法的战略目标。 而目前这位雄心勃勃的刘皇叔,可称得上长期追求的政治代表人物了。 于是他高兴地接受了刘备的邀请。 两只长时间紧握的手松开了,窗口里飞出了爽朗的笑声。 这时,东方泛起了红晕,雄鸡引颈高唱,在报导新的一天开始。 曙光透过窗棂,照着这一对毫无倦意的时代英杰。 从此以后,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结束了耕读隆中的隐居生活,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为刘备升起了信念的风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从此,刘备真感到自己象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可以劈波破涛地前进了。 因此,他准备破格重用诺葛亮。 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要破格提拔和重用一个人,并不是没有阻力的,何况诸葛亮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呢? 诸葛亮得到刘备的高度信任,首先引起早已获得刘备信任并引为心腹的关羽、张飞等人的反对。 张飞本是涿郡人,是刘备的同乡;关羽也曾流亡到涿郡,早就结识了刘备。 在诸葛亮到来之前,事无大小都要和他们商量。 刘备常对人说:“我自从有了关羽、张飞这两位好兄弟,就像多了两双手。 ”现在诸葛亮来了,一切军国机密大事,都和诸葛亮商量,都由诸葛亮决断,自然降低了对他二人的宠信的程度和地位。 加上诸葛亮既不是涿郡人,又不是刘备的故旧,同他们狭隘的小圈子观念也就不合拍。 因此,关张二人,开始是不满,继而是反对,后来竟在刘备面前发起牢骚来了。 一天,张飞很不耐烦地对刘备说:“诸葛亮村野匹夫,徒负虚名,并无实学,称得上什么大贤。 他能带兵打仗、出关斩将吗? 不信,叫他来和我比试比试,我定叫他无招架之功。 ”“诸葛亮年纪还轻,喜欢高谈阔论,又没有实战经验,还需要培养、锻炼,哥哥可千万不可为他的花言巧语迷了心窍. .. .”关羽附和着说。 刘备听了,好一会没有说话。 他想起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他懂得将相不和,是会坏大事的。 于是就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诸葛先生的才能,确实是举世无双的。 他能和我们合作,的确是一件大幸事。 对于凡是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我们都应该高度信任,并尽可能地发挥他的才能。 争取有用的人才,是实现我们事业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 曹操为什么要把徐庶的母亲关押起来呢? 还不是为了要得到谋士徐庶吗? 现在我们有了比徐庶的才能更强的人,是大好事呀,何况他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谊,希望你们不要反对我对诸葛亮的重用。 ”二人觉得自已情亏理输,也就不再多说了。 诸葛亮也深知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的关系,因此,在关、张面前,表现得十分谨慎、谦虚。 特别当二人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时候,他总是泰然处之。 时间长了,关羽、张飞也逐步认识到诸葛亮确实具有至诚至信的高尚品德,和胸有雄兵、指挥自若的才能,也就十分佩服他了。 从此以后,还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工作,服从他的调遣和安排,从而加强了刘备集团内部的团结。 发布时间:2024-12-01 09:04:4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