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佗和茵陈有什么关系?茵陈是不是也叫黄蒿? 内容: 茵陈是一种药物也是一种食物,很多人都会把这个东西当作菜来吃,但是也有一些人把茵陈当作药来吃,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茵陈既可以当作菜叶能当作药。 茵陈长大之后就成了黄蒿,便不再具备之前 茵陈的特点,不可食用,但是也有一定的药性。 关于茵陈和黄蒿,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那就是它们的名字是由华佗命名的,具体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有年春天,华佗看到一个女病人,脸色腊黄,;眼白杏黄,身体乏力,胃口不佳,有时还恶心呕吐。 这就是今天常见的传染性肝炎病,中医叫黄疸。 这个病在当时是没法医治的,华佗也无能为力,只好让病人回去自已调养。 一年以后,这个女病人又去请华佗看病。 华佗见她两眼黑白分明,面色红润,黄痘的症状共点也没有了。 华佗好奇地问:“你去年不是得过黄疸病吗? ”“得过,现在好了。 今天是来看别的病。 ”听到病人自己说“好了”,华佗更是惊奇,又问:“是哪位医生给你看好的? ”“你都说没有办法,我还会去找谁! 请你看过以后,我就没有再找医生了。 ”“自己吃过什么药没有? ”“没有。 ”不华佗更加不解, 这种病直到眼下试过多种药都没有效果,难道不用药反会自愈? 不大可能! 便又问道:“那么你平日除了饭菜,还吃过什么东西没有”“这年头,饭都吃不上,还吃什么闲食! ”“平日用什么充饥? ”“断粮的日子就上山采野蒿当饭吃。 ”“吃过多久? ”“一个多月。 ”华佗好象在黑洞里看到了一线光亮,迫不及待地追问:“是什么样的野蒿? 带我去看看! ”到了山坡上,妇女指着自已吃过的那种野蒿说:就是这种。 ”华佗立刻过去采来一枝,在嘴里咀嚼,边嚼边说:“啊,这是黄蒿。 黄蒿能治黄疸病? 从此以后,来了黄疸病人,华佗不再婉言谢绝了,而是叫他们去采黄蒿吃,并且告诉他们,大约吃一个多月就能病好。 可是许多病人吃了一个月不见好,吃了几个月也还是老样子。 )这使华佗十分纳闷,又去询问那位女病人:“你吃黄蒿还掺别的什么没有? ”“没有。 除了黄蒿就是白水。 ”邵州:器有价重华佗想了想,莫非是用什么水有讲究? 又一想,附近村子都是吃的一条溪流的水,不会有什么差别。 会不会吃的时间有讲究? 便问:“你是什么时候吃的黃蒿? ”“清明前后。 ”回到家里,华佗左思右想,悟出了一个道理:清明前后,也就是冬去春来、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之时,这时的黄蓄还没有开花、结轩,药力全在基叶上。 所以药效好。 过了初夏,草木猛长,枝繁叶茂,药力就分散了,药效也就差了。 所以用茎叶的药草,要在基叶初长的时候,清明前后正是这样一个时候。 那个女病人吃了好,在她后面的许多病人吃了不见好,秘密也许就在这里。 后来华佗就约黄疸病人明年清明前后再来。 华佗亲自上山采集黄蒿,亲自煎了给他们吃。 果然有的人一个月就好了,有的人两个月好,有的三个目好,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但是用四月以后采来的黄蒿,即使是自已亲自采制煎药,病人吃了也不起作用。 华佗的想法得到了证明:药物采集的季节是不是得当,与治疗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关系哩! 华佗肯定了黄蒿的药用价值,找到了战胜黄疸的武器。 他给黄蒿起了一个新名叫“茵陈”,为了强调这种药采摘时间的重要,还编了一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意思是三月里采的是药,四月以后采的是草。 “茵陈”这个药名十直沿用到现在,仍然指的是黄蒿,仍然是中医治疗黄疸常用的一种药。 发布时间:2024-12-13 09:00:14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