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晏弱简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名相晏婴之父 内容: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那么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晏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晏弱(前635年—前556年),子姓, 晏氏,名弱,谥桓,即晏桓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夷维邑(今高密)人。 晏婴之父。 顷公、灵公时为正卿,多次出使别国。 被分封于晏(今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为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一支。 前592年(齐顷公七年)赴晋会盟,中途为晋所执,后被放回。 前567年(齐灵公十六年)率师围莱(今龙口市东南),攻克莱后,莱共公奔棠(莱邑,今即墨市南),遂领兵攻棠,莱终于灭亡。 后周灵王求婚于齐,他劝说齐灵公答应,以加强齐国的政治影响。 人物生平晏弱,宋公室子姓,晏子之父桓子晏弱见于《左传 ‧宣公十四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 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 怀于鲁矣。 怀必贪,贪必谋人。 谋人,人亦谋己。 一国谋之,何以不亡?」观人论世,皆极中肯,显见其胸中素有所怀,日后事功非侥幸而致。 除上引之外,晏桓子之重要事迹见诸《左传》者如下:《左传‧宣公十七年》: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 及敛盂,高固逃归。 夏,会于断道,讨贰也。 盟于卷楚,辞齐人。 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 苗贲皇使,见晏桓子。 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 齐君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 左右或沮之,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 夫三子者曰:『若绝君好,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 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 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用之﹖」晋人缓之,逸。 《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 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逼之。 《左传‧襄公六年》: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 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 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 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 丁未,入莱。 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 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 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 迁莱于郳。 高厚、崔杼定其田。 晏桓子卒于鲁襄公十七年,《左传》云:齐晏桓子卒,晏婴麤缞斩,苴绖带,杖菅屦。 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 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晏桓子以上,莫明来历。 上引《史记 ‧管晏列传》载晏婴为「莱之夷维人」,则其先莱人,至其父晏弱奔齐仕为大夫欤? 然则晏氏于莱或有来历,一旦入齐,竟为寒门小家,终不得比国、高、崔、庆之豪门强宗,于鬯香草校书云:春秋时齐晏氏为齐世民,婴父弱,谥桓子,桓子以上无闻焉。 《管子‧大匡篇》有晏子,房玄龄注但谓「平仲之先」,不能实其人,其家世之微,亦可见矣。 发布时间:2025-01-07 10:04:3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