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史上才貌双全的“十大才女”,你知道几个? 内容: 在曾经“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漫长时期江湖上还隐藏着无数才貌双全的佳人古代的十大才女都有哪些? (文无第一,排名仅为参考)10柳如是电影《柳如是》剧照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她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才女,自幼聪慧好学,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她还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清·余集、程庭鹭《柳如是小影》江城子·忆梦柳如是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清·顾大昌《柳如是小像》09上官婉儿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 上官仪之孙女,是女官,也是诗人,更是皇妃,极富才情。 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彩书怨上官婉儿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08谢道韫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 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泰山吟谢道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07鱼玄机鱼玄机,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 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 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 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 有《鱼玄机集》一卷。 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江陵愁望寄子安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06薛 涛薛 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 居成都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 薛涛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张大千《薛涛制笺图》春望词四首薛 涛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05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浙江海宁路仲人(海宁简志) ,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与李清照齐名。 生于仕宦之家。 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 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 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 序文开头说:“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 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谒金门·春半朱淑真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04班 昭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 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 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东征赋(节选)班 昭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03卓文君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 ,汉代才女。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 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02蔡文姬蔡 琰,字文姬,别字昭姬 ,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 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 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 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 ”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胡笳十八拍(节选)蔡文姬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01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大道之道乃国学之道 发布时间:2024-05-05 12:04:04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