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菜根谭》:静下来,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内容: 《菜根谭》里有句话:“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当一个人站在竹篱下,忽然听到一两声鸡鸣狗吠,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空灵奇绝的云中世界;当静坐书斋南窗,偶尔听得到一声长一声短的蝉鸣鸦啼,便会体验到宁静之中另有一番天地。 从这段话中,可窥见古代文人雅士所向往的生活,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地。 人生难免经历大事、小事、杂事、琐事……有的人学会了适时从这些事中抽身而出,他们有自己清静的世界。 静里乾坤,是一个人心地悠远地活着。 踏实做事,心无旁骛,做自己的安静事。 譬如,一个木匠,他在锯、刨、凿,他的眼在眯,手在动,根本不能分神,这是杂念被过滤,心若止水的结果。 捏面人的民间艺人,一个个人物、动物,惟妙惟肖,在手指间诞生,他肯定是个把精力和心思专注于手上事情的人。 画家在古村写生,画那些静物,画那些花草山水,他不是不说话,而是保持一份清静,用心和画笔,与这个世界交流,与万物对话。 致敬那些在自己土地上默默耕耘的人,静,是他们胸中容纳下春夏秋冬,稻米果蔬。 他们话不多,却总是平淡,因为他们的内心广阔,有大安静。 就像一个老农,在芜杂的人群里,木讷,不善言谈,可他一回到瓜棚豆架的世界,人会变得活络起来,变得侃侃而谈。 老农会说:“南瓜兄弟啊,我出门几天,你还在。 喜欢你憨厚笨笨的样子,你长得如此硕大,当初没有想到。 ”老农于田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不寂寞,一直和那些安静的瓜果聊天。 由此想到“云中世界,静里乾坤”之中的超凡脱俗,从字里行间来看,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平淡不惊,更是一个智者的顿悟。 云中有世界,静里有乾坤的人,他们低调,或者是一个安静有故事的人。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神态举止寂然。 他从徽州休宁来,平素与人交往,从来不谈及过去的事,老家都有什么人、桑田几亩茅屋几间……汪士慎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 暮年一只眼睛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 他有一首诗:“忆昔同少壮,怀抱多慷慨。 接纳重义气,谈笑生悲凉。 ”谈笑间,生出些许沧桑,更多的是悠远和宁静。 静里乾坤,那些安静清爽的天地足够一个人背着手,踱步一辈子。 有位朋友,提及自己的父亲,总是激动,唏嘘不已。 说老人是一个种田人,一辈子在乡下种麦子和水稻,很少与人说话。 这样一个朴素的人,你见过他的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吗? 没有。 回忆过往,搜索每一寸光阴,朋友说,那年初夏,麦子丰收,谷物摊在场子上,看着眼前的场景,父亲背着手,一言不发,在附近散步,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 这个世界,喧哗的另一面是安静。 植物生长需要安静,你若拿喇叭,对着一只南瓜或丝瓜,大喊大叫,它们没意见吗? 安静的人,内心都想些什么? 曾经问邻居一位沉默寡言的大爷,他说,年轻时不怎么爱说话,年长了,还好一点。 大爷回忆,曾经一个人挑一水泥船的稻谷,要一担接一担地慢慢挑,心里不能急,一急,力气就会散尽。 累了,就哼上几句小曲,自己为自己鼓劲。 静里有乾坤。 静,是踏实,是内敛,是历经世事后的从容淡然。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25-01-31 12:04:0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