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乌台诗案的由来,文字狱和乌台诗案有什么关系? 内容: 1079年8月的一天,北宋太常博士(御史台办案的官员)皇甫偎身穿朝服,带着两个公人,站在湖州州衙议事厅,传湖州太守苏轼相见。 苏轼已经得到在朝廷有人告发他的消息,但没有料到来人这么快。 他赶忙安排了一下,来到大厅,皇甫傼气势汹汹但没有讲话。 还是苏轼先开口“轼自来激恼朝廷,获罪陛下,今天博士一定是奉皇上之旨向轼赐死吧? 皇甫傒说:“事情倒也没有严重到那个地步。 ”说话间,他递过公文,让两个公人摘掉苏轼的乌纱帽,脱掉官服,上了刑具。 苏轼被押解到京城,关进御史台的监狱。 “究竟犯了什么罪? ”苏轼思前想后:自已没有做过对不起皇帝、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黎民百姓的事啊。 七、八年前,虽因变法与王安石有过争执,也曾上书皇帝,可是皇帝没有怪罪,王安石更没介意呀。 如今王安石早已罢相,闲居江宁,他是不会计较往事的。 审讯开始了,监察御史何正臣拿着《谢上表》(这是苏轼出任湖州太守给皇帝谢恩的表文),逼问道:“你写 ‘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是不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舒亶抽出苏轼几首诗的只言片语,加以附会引伸,恶狠狠地说:“这是有意攻击新法,讥讽皇上,诽谤朝廷! ”李定没拿出任何证据,却让苏轼承认自己“伤教乱俗”,“侮慢” 皇上,抵制新法法令。 他们拿出一本在杭州搜罗到的《苏学士钱塘集》,硬说苏轼到处刻书、写字、题诗,散布奇谈怪论,“鼓动流俗” 。 苏轼不是软骨头,在诬陷面前他没有低头。 苏轼在狱中受着折磨,许多人为他被捕而震惊,大家同情他,营救他。 他弟弟苏辙上书宋神宗,乞求自己免官为兄赎罪;太子太师张方平对皇帝说:“苏轼是‘天下奇才’,不应以文辞为罪”;王安礼(王安石的弟弟)和当代宰相吴充请求宋神宗释放他;就连和他争执过的王安石,也愤慨地说:“哪有 圣明时代杀掉英才的? ”恰巧在这个时候,因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重病服药,遂降下御旨,实行大赦。 1080年1月23日 (宋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大年除夕的前夕,狱卒梁成打开牢门,高兴地对苏轼说:“恭喜你,释放啦! ”不久,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充任团练副使。 临走时,宋神宗御批;苏轼到黄州不是行使职权,而是闭门思过,悔过自新。 一件大冤案就这样草草了结。 御史台办案的官员又称鸟台使君,所以,后来人们便把北宋这次有名的文字狱称为“乌台诗案”。 发布时间:2025-03-04 09:07:2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657.html